关灯
护眼
字体:

商女不扶贫,反派的发达梦成空了(332)

作者:西风斜月 阅读记录

童掌柜哭了,“祖宗!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人家什么身份?忠平侯的嫡女、皇上的心腹大臣、先帝亲封的安北节度使……”

“那是咱们锦州刺史大人见了,都要跪拜见礼的主儿!”

“你叫人家侄女儿?”

“你怎的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

童太太瞪着一双懵懂的眼睛,惊慌失措问道:“那,那怎么办?”

之前她自告奋勇去秦府,可是拍了胸脯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没成想,竟然还是办砸了。

童掌柜瘫软在玫瑰圈椅上,双目失神地望着房梁,有气无力道:“怎么办?凉拌!蠢货!蠢货!”

童太太又羞又怕,拿着帕子按着眼睛,嘤嘤哭了起来。

童掌柜烦得要死,“老子还没死呢,一天天的跟哭丧似的!家里仅剩的一点运道,都被你哭散了。滚!”

第二日,童掌柜亲自带了礼,前往秦府,却被告之:秦大人已经启程赴任去了。

朝廷官员上任,都有期限。

秦姝与连夜赶来的陈呈议定了,让他安排人运送粮种到北关等诸多事宜,又安排常管事和春嬷嬷看顾着秦府。

便带着人踏上赴任之旅。

刚走到西城门,远远就看到锦州刺史章彧正带着众刺史府官员守在城门口。

秦姝只好下了马车。

章彧连忙带着人迎了上来,笑着揖首行礼道:“秦大人一路风尘,初到锦府便又要启程。下官还没有来得及给大人接风洗尘,倒先呈上这践行酒了。”

秦姝笑道:“章大人有礼。皇命在身,秦姝不敢稍有懈怠。待来日有幸与大人得见,再请大人开怀畅饮。”

章彧又与阜瑥见过礼。

几人一同行至路边的凉亭,章彧亲自斟了酒,与两人共饮过。

凉亭之外,官兵横着长戟,挡着看热闹的百姓。

童掌柜紧跑慢跑,总算赶到了凉亭。

可不等往前,就被官兵拿长戟用力一推,大声斥呵道:“退!”

童太太也悄悄躲在人群里,神色晦暗不定地看着众星捧月般的秦姝。

不止童掌柜和童太太,就连周边围观的百姓,眼神多少都有些复杂:不一样了!

真得不一样了。

曾几何时,那个柔柔弱弱、被自己叔父一巴掌打翻在地的孤女,已经一飞冲天。

再不是他们这等普通百姓,能够高攀得上的了。

第239章 神偷马来

秦姝一行人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在七月初到了北关。

一进入临北道,入目便是沃野千里。

地里小麦已经收割,黍子尚未成熟,沉甸甸、黄澄澄的穗子压弯了黍杆。

还有一些种植豆子的百姓在割豆。

小山一样的豆秸跺在牛车上,或者捆牢了用扁担担着,运出地头,运到平坦处,晾晒至干透了,再用梿枷将豆子捶落。

一年的收成就到了百姓的粮仓中。

日落时分,秦姝等人在一处小县城安顿下来。

莫老五去租了客栈,朱志跟着店小二安顿马车。

秦姝闲来无事,洗漱过后,便与阜瑥去街上转转。

边关小镇,战争是常事。

街边矮墙上,还留着刀剑箭矢、火烧烟熏过的痕迹。

天气炎热,悠然自得的百姓们还在街边闲逛。空气弥漫着羊膻味、汤面味,全不似京城的脂粉香。

而且这里卖脂粉的店铺也少。

大多都是卖吃食、肉类、酒肆、茶楼和铁铺。

秦姝闻着街边的香味,肚子咕噜噜一阵响。

她拉着阜瑥的手,在一家汤面馆前坐了下来。

阜瑥扬声唤道:“店家,来两碗汤面。”

店家将雪白的帕子往肩上一搭,“好咧,客官稍等。请问您要辣汤、酸汤还是原汤?”

秦姝与阜瑥对视一眼,问道:“这辣汤和酸汤,怎么讲?”

店家笑道:“客官不是本地人?这辣汤,自然是用辣子做得浇头,酸汤则加了醋。客官底汤要羊肉汤、猪肉汤还是清汤?”

这么丰富?

秦姝笑道:“羊肉底汤,加一点辣子。”

阜瑥道:“我是猪肉底汤,放点醋。”

店家笑眯眯地看着两人,“男子喜醋,疼娘子咧。客官一看就是知冷知热的好郎君。”

秦姝惊奇,小声问阜瑥,“他如何知道?”

阜瑥忍不住笑了,“他眼神儿好。”

秦姝一歪嘴,轻轻“嘁”了声。

等了没多久,两碗热腾腾的面就端上了桌。

汤里果然是加了辣椒。

没想到短短两年半的时间,辣椒已经传到了北关,并且上了百姓的餐桌。

红红的辣椒油浮在白汤面上,煞是好看。

羊肉味儿很鲜,带着辣椒味儿一冲,直把人的口水给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