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秦姝只好领旨。
很快就有宫人来引了秦姝,到东暖阁后面的偏殿住下。
李德贤又安排了四个宫女、两个太监服侍,又命人回秦家铺子,为秦姝取替换的衣裳和一应物什。
如此一来,秦姝更没有借口离宫了。
后宫中。
长宁宫贤妃娘娘听了掌事宫女青鹂的回禀,立刻吩咐道:“关宫门,就说本宫近日神思倦怠、身体不适,闭门谢客。”
宫门一关,肖贤妃立刻让青鹂带着人将宫里翻了个遍。
不多时,就见青鹂惨白着脸,脚步匆匆走了进来,朝她行礼时,还差点拌了一跤。
贤妃心下自知不妙,立刻让殿内其他人退了下去。
青鹂从袖中取出一只布偶,递给贤妃,颤着嗓子说道:“娘娘,这是奴婢从花园树下找到的。”
这只布偶,上面写着皇上的生辰八字,眉心和心口处,各有一枚两寸长的钢针。
贤妃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布偶上的名字。
过了一会儿,才轻声吩咐道:“再彻底查一下,咱们宫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布偶和违禁之物。将这布偶上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改成本宫的,照原样埋回去。”
青鹂惊声呼道:“娘娘!”
贤妃轻笑一声道:“怕什么?这巫蛊之术若能有效,边关将士还打什么仗?劳民伤财!只管缝些布偶,写上那北夷国君的生辰八字,天天扎不就行了?”
青鹂哭道:“那怎能一样?”
贤妃抚抚鬓角,悠然自得道:“如何不一样?本宫不信这些。你只管照本宫说得去做,想来,凤仪宫那位,应该快要按捺不住了。你再迟疑,只怕会误事。”
她是不信,但架不住皇上信。
巫蛊之术向来为帝王深恶痛绝,手段虽拙劣,却有用。
青鹂无奈,只好按照贤妃的吩咐,改了名字和生辰,还按原样埋了下去。
第213章 巫蛊之术
三天后,皇上被挪回了正元宫。
这期间,晋王周旻衣不解带,亲自为皇上尝药、喂药,得阖宫上下一片称赞之声。
贤妃则干脆关了宫门,除了侍疾,一律不出宫门,也谢绝其他嫔妃上门。
并放出风去,说自己天天在宫里吃斋念佛,为皇上祈福。
不知是太医的汤药起了作用,还是贤妃母子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几日汤药灌下去,皇上的病总算有了起色。
渐渐的也能坐起身了。
皇上看着周旻冒着胡茬的下巴和眼下的乌青,心里感慨万千,语气便柔软了许多,“朕今日觉得身子很是松乏。你累了这许多日,也该回去好好歇一歇。”
周旻一听,眼睛便泛了红,虽强忍着,声音还是带了几分颤抖,“父皇此次病势来得凶猛,可是把儿臣吓坏了。父皇若真心疼爱儿臣,父皇以后,可得好好保重龙体。”
皇上无声点了点头,“放心吧,朕的身体,朕自己心里有数。这些日子,生受你了。”
周旻刚要退下,又想起被晾在后偏殿好些日子的秦姝,遂回道:“回父皇,之前大朝会时,父皇问及晋地新粮种植事宜。儿臣担心父皇醒来之后念及此事,便做主将秦氏留在了宫中。”
他看向皇上,轻声问道:“父皇可想要召见秦氏?”
皇上“嗯?”了声,“秦氏还在宫里?”
周旻回道:“是,儿臣请李总管找了一间宫室,让秦氏暂留宫中待宣。”
皇上微微点头:这也是一种态度,表明这个儿子,还是盼着自己老子赶快好起来的。
不像宁王那个不孝子,之前自己病重,他就急吼吼想替自己监理朝政,甚至还将宁州府兵开到了京城南大营。
宁王这是打着他老子一死,他若是当不了皇帝,就起兵谋反逼宫的主意呢!
皇上越想心里越气,越想越觉得悲哀。
再看晋王时,心里就多了一丝不痛快。
正在此时,殿门外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小宫人神情慌乱到处乱跑,被殿门外值守的太监一把揪住,怒声斥道:“好你个小兔崽子,不要命了!”
皇上不悦地皱起眉头。
李德贤一看,连忙走了出去,压低了声音问道:“何人在此喧哗?”
那乱跑的小宫人浑身抖若筛糠,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一言不发。
李德贤刚要开口斥责,就听到殿内皇上的声音传来,“李德贤。”
李德贤浑身一抖,连忙回到殿中,“奴婢在。”
“发生了何事?”
李德贤回道:“是个新近入宫、不懂事的小孩子,奴婢这就让人带他出去,好好教他规矩。”
皇上叹息一声道:“罢了,让他进来。”
李德贤朝殿门口招了招手。
那小宫人哆哆嗦嗦走了进来,匍匐在地上,抖得像淋过雨的鹌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