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姝笑着反问,“我为何要重新清丈土地?”
“您不是钦差吗?奉旨来种植新粮。哪些地种多少粮,不需要重新归整?”
秦姝扑哧一声笑了,“这位大叔说对了一半,秦姝是奉旨来种粮。可皇上给秦姝的圣旨里,只有种粮,并无清丈土地一说。秦姝也不好自作主张、违抗圣旨不是?”
村民们顿时一片哗然,七嘴八舌问道:“真的假的?不会重新清丈土地?我们的地已经种了果树,可还能种你说的那种新粮?”
秦姝笑着点头,“可以。只要树冠不会完全遮住地面、树距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便可。”
“那,我们帮姑娘种植,十棵得一文钱?这价格,会不会有些低?”
秦姝笑了,“大叔,一亩田可植甘薯上千棵,且栽种甘薯非常简单。”
她左右看了看,走到一块松软的土地旁,将土壤堆起一道土垄,挖了几个小坑。
然后指着小坑说道:“这些坑里,每个坑里只放一瓢水、一棵苗,然后用周边的土培住即可。中间大约需要翻秧、除草两到三次。”
“至霜降,甘薯出果,再将薯果削成干,晾晒至薯干。”
所有村民都围在秦姝身边,啧啧连叹,“就这样?”
“这也太简单了吧?”
“是啊,我们种冬麦,不止要放冻水,还要放春水、灌春肥、锄草,一季也才得几百斤粮食。”
再交了给投充土地官员的税数,顶多还剩下三四百斤。
家中人口多的粮缸,基本开年就见底了。
大多数人家,春季只能用带麸皮的杂粮掺着野菜充饥。
一亩田能栽种上千棵,单是佣金就能赚一百文。
这可比辛辛苦苦扛几天大包赚得还多。
有人好奇地问,“这些甘薯,要如何吃?”
秦姝笑道:“可以整个儿煮食、烧烤、做粥、做饽饽,甘薯干和秧也可以喂猪。家畜有了粮食,会长得快些。年底卖了猪,便又是一份收成。”
“还有这次我要种的另外一种粮食玉米,也有很多种吃法。”
“而且玉米间种冬麦,并不影响小麦种植。有了玉米,咱们的地里一年便有两季收成。”
一位老者问道:“这玉米,姑娘是如何种?”
秦姝笑道:“若是各位自己愿意种,秦姝可以教给大家种植方法,并且免费提供玉米种,所出全归大家所有。”
“但若是大家不放心,也可以将麦地租给秦姝一季。与甘薯种植一样,大家愿意帮秦姝种植的,秦姝会按亩付大家工钱。”
“地里原有小麦收成归各位所有。若是因为种了玉米,小麦较往年收成减少,秦姝自会将这部分损失补偿给大家。”
“等玉米收成之后,玉米归我,玉米秸归大家。玉米收获之后,大家重新翻过土地,便可种植冬麦,并不影响。”
村民们议论纷纷,好久之后才推选出一位老者,对秦姝说道:“咱们得回去跟家人商量商量。”
秦姝连忙说道:“好。有劳各位多帮忙,与乡邻解释一下。晋王殿下整日忧虑晋地百姓食不果腹,夙夜难安、夜不成寐。”
“秦姝此番,也是受晋王殿下所托,在晋地率先推广种植新粮。希望能够解决晋地多山少水、粮食稀缺的困境,让百姓都能吃饱饭。”
说完,朝着村民们深深一礼。
第193章 暗流
听到秦姝提及晋王,村民脸上便有了畏惧之色。
毕竟那可是皇帝的儿子,是他们头顶的天。
老天爷若是发了怒,哪有他们这些凡人的好果子吃。
等人都散了,朱志才好奇地问道:“小姐,他们会同意种植吗?”
秦姝笑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可图,没人不动心。”
“更何况,我们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就算眼下他们不信,等到了收获的季节,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自然就接受了。”
这世间,粮食就是朝廷的命脉。
粮商就是捏着这条命脉的手。
漕帮不运粮食,也可以运别的东西。
但粮商……
能够在大周做成一条完整的粮食买卖产业链,需要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打通一条从下而上的路。
如今这条路上出来了一个拦路虎,那些人不疯才怪。
朱志看看村民消失的方向,问道:“小姐怎么不问问,是哪个让他们来的?”
秦姝轻笑一声,“不需要问,到了该来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出现了。”
“再说,只凭我们三言两语,一点好处都没见着,你以为他们就会相信我了?”
朱志皱着眉头道:“那若是他们受了挑拨,不接受小姐的建议怎么办?”
秦姝转身往庄子里走,“距离甘薯种植还有两个月,玉米还有三个月,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