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女不扶贫,反派的发达梦成空了(267)

作者:西风斜月 阅读记录

程袤脸色一变,未曾开口,沈老将军已经“哦?”了声,“儿女亲家?”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曾是?”

程袤羞得无地自容,在众人或嘲讽、或看好戏的注视下,艰难地扯了扯唇,“是的。”

沈老将军是耿直,又不是傻,略一思索便了解了其中原委。

原本热情的神色瞬间冷淡下来。

在接下来的酒宴中,再无人与程袤喝过酒,亦无人与他搭讪。

直到酒宴散了,也无人理会他。

程袤失落郁闷的回到县衙,刚到后院,妾室柳氏便迎上来,递给他一只信封,“老爷,是锦州夫人给您来的信。”

程袤只觉得浑身乏力、疲惫不堪。他仰面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闭目养神。

良久,才勉强撑起身体,将信拆开。

信是程夫人写来,告诉他秦姝问程府讨要那十五万两借银的事。

程袤看着信,手抖得像风中的树叶。

看着看着,突然将信纸捂到脸上,呜呜哭了起来。

他悔啊!

当初怎么就轻信了秦景昌那种奸佞恶毒小人的蛊惑?

若非他鬼迷心窍,又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啊!

虽然宴席上,谁都没有提过考评的事,程袤却是知道,他的考评,恐怕是要泡汤!

若他还想离开青岩县,就只能寄希望于他的恩师魏太师了。

第192章 不要做那出头的橼子

正月初六,秦姝自锦州出发,经固山,将甘薯和玉米等装车运往晋地春山庄子。

元宵节前一日抵达春山庄子。

晋地两万顷,辖下十九个县、四百余乡村。

地势西南群山迭翠、东北沃野平川。西南石质山岭主产矿藏,大周最为出名的潘家窑和曾家窑就在这一带。

再往北为低山岭坡,可试种甘薯,近山阶地可试种玉米。

秦姝的万亩良田,都在晋地东北方向的春山县一带。

春山庄子管事陈呈、护院张大年、朱志等人,还有留在这边砌育芽池的阜瑥都迎了出来。

此时整个庄子南面的空地上,已经砌了数个育芽池。

秦姝正看着众人忙忙碌碌卸货,阜瑥悄悄走到她身边,低声问道:“怎样?接下来要如何做,可有章程?”

秦姝笑笑,“种地需要什么章程?怎么了?”

阜瑥回头看看,朝秦姝挑挑眉,“看,又来了。”

秦姝顺着阜瑥的视线,回头一看,庄子外已经稀稀落落来了一些周围的村民。

秦姝与阜瑥互视一眼,转身往庄子外走。

一边走,阜瑥一边跟秦姝快速小声说道:“从我来到庄子砌育芽池开始,就不断有人来捣乱。这些池子,有时前一天砌好,一晚上就被捣毁。”

“后来晋王殿下派来的侍卫和我的属下轮番值夜,这些池子才勉强砌了起来。”

秦姝笑笑,“不急,我们先出去看看。”

按照皇上的意思,种植新粮需得重新方田。以最新的丈量结果为依据,制定新的税数。

如此一来,大量的隐瞒土地就会被清丈出来,重新核定各户占有土地数量,再按照田地的地势及肥瘠重新划分等级,登记造册。

且老百姓为了逃避或少缴税数,会将自己的土地并于某位官员名下。

一经清丈,这些土地就会被当作无主田地被没收。

所以,这番清丈土地的操作,会侵害到土地原持有人的利益。

势必会引起这些人的疯狂反对和抵制。

那些几次三番捣毁育芽池的百姓,就是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蛊惑,打前战来了。

用程居安的话来说,秦姝只是一普通百姓,不需要做那出头的橼子。

她与阜瑥走出庄子,朝旁边的村民招了招手。

那些村民见她一个弱不禁风的年轻女子,对朝廷钦差的惧怕便少了几分,纷纷围了过来。

秦姝笑道:“看来各位父老乡亲都知道小女子是做什么来的。请问各位叔伯,家中可有山岭之地?”

走在最前的一个粗壮汉子与同伴互视一眼,一脸警惕之色问道:“你问这个做甚?”

“不知各位的山岭之地可种了粮食。若没有种的话,不知各位可愿外租?”

她笑着看向面露疑惑的村民,“我只租一年。而且,除了租金,若各位帮小女子种植甘薯,每种植十株可得一文钱。”

“至收获季节,甘薯干只交一半给我便可。另一半作为报酬,为各位所有。”

“至于甘薯和甘薯秧的用途,若各位感兴趣,小女子也会倾囊相授。”

这就相当于一份土地有三份收成。

一份租金、一份佣金、一份甘薯。

这样的好事,那得是天上掉馅饼吧?

另一老汉咳了一声,问道:“大人不需要重新清丈土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