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喝了口温水,转头跟萧衍说:“萧萧,我去村里买些筐和干草”,他们刚来家里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要买,不买根本就不行,现在都是日常想起来什么就去跟村里人买,
萧衍点点头,起身跟着关门,他对云雾村不熟,所以有些害怕一个人在家,现在只要林峰出门,他就很自觉的从里面拴起门,人不回来不开门。
村里,林峰找到里正家:“里正,村里有卖编筐的吗?”
“我带你去,说了你不一定能找到”,村里的房屋又不像城里那样有规格,他们新来的说了他们也不一定能找到。
“谢谢您了”,林峰觉得一般没什么大事的情况下,他们估计不会搬家,因为这里的人目前看来都还可以。
卖编筐的是对中老年父子组合,他们家基本什么竹编制品都有。
“后生,你要什么样的?”老人家看林峰看了半天好像没找到自己想要的。
“我想要大点的竹笼子,您可以给我编个大的兔笼吗?”
“可以,要多大的?”这好编,加竹片就好了。
“能放20只兔子的笼子”,关一起,能繁殖就繁殖,不能就等着慢慢被杀了吃肉。
“可以,你要几个?”
“要四个吧”,林峰觉得后山的兔子应该挺多的。
“你买这么多干嘛?养兔子?”里正愣了一下。
“也不是,就是最近上山抓的兔子还挺多的,就想趁现在还没下雪就多抓点,存着给衍哥儿冬日里吃,当然,他们要是繁殖了也不错,到时候吃不完卖酒楼。”
里正听到这话眼神动了动,他们冬天也没事,那是不是也能养兔子,就像林峰说的一样,自家吃也行,养着卖也行。
“你是后山那家的吧?”
“是的,您编好了能帮忙送过去吗?”他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编好。
“行,到时候编一个给你送一个。”
“多少定金?”
“不用,一个村的不用定金”,大爷还是第一次听见同村要定金的。
“那行,我先买几个笼子回去”,林峰拿了十个笼子,他这几天早晚两次的,这些笼子都不一定够用。
“那些一个12文钱。”
林峰数了120文递给大叔,大的笼子才12文一个,还挺便宜的。
“里正,我还要买一些干草、稻秆”,林峰现在每天都觉得家里缺东西,新家什么都得一点一点的买。
“行,我带你去问问”,这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有人不一定会卖,这东西看着没用,但其实还挺有用的,冬天能引火,还能铺屋顶和床铺。
“好,您上车”,林峰将笼子放到骡车上。
“好。”
村里绕了一圈后,林峰收获了一满车稻秆:“萧萧,开门。”
片刻,门从里面打开,林峰将骡车赶进院子,拴到棚子的柱子上,开始卸稻秆。
萧衍把挂在一边的笼子拿下来,然后去将捆在一起的鸡和兔子解开,再分开装进笼子。
“一会还有人来送这个,一捆一文钱,萧萧夫君要用你的零花钱了”,在家用钱,林峰都会让萧衍参与进来。
萧衍听到等会有人要来送这个,连忙回去拿自己的小荷包。
等他出来后,林峰把刚刚剩下的钱给了他:“刚刚买笼子120文,20捆稻秆20文。”
萧衍接过铜板数了数,剩下十文,那夫君刚刚拿了150文出去的。
等林峰将骡车赶到后院没一会,好多小孩一人拎着一捆稻秆到了门口。
“进来吧,放到这然后去找衍哥儿拿钱”,林峰指了指棚子那。
萧衍将铜板倒在簸箩里,来一个小孩给一文,有的是给两文。
等小孩走后,林峰问萧衍:“给出去了多少?”
萧衍比划了一下,35。
“咱们暂时够用的了”,但之后肯定还是要买的,因为他们家有两个牲口要养,这点用不了多久。
“入冬前,我多打点草回来晒着。”
萧衍扯了扯林峰的衣袖,指了指自己再指向山脚。
“你就别想了,你的任务也重,两身喜服、几套秋衣、冬日的棉衣怎么也得先做出四套来,之后还得慢慢做,棉被我去县城买,你算算你哪来的时间去跟我一起打草?”
别觉得做衣服不费时间,纯手工做的,一套衣服怎么也要两三天才能做好。
喜服还得绣点花,这个时间更久。
冬天的棉衣还要续棉花,一点一点的续,这个最浪费时间,所以萧衍的活计一点也不轻松。
萧衍顺着林峰的话顿时想起了他和夫君两人还没棉衣过冬,他得抓紧时间做衣服了。
晚上,给小哥儿放泡澡水:“现在天气凉了,少泡点时间。”
萧衍抱着衣服点点头,他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