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还是很冷的,下车后萧衍被冻的一哆嗦:“这跟我们那里不是一样的冷。”
这里感觉很干燥。
林峰牵着手人出车站:“怎么形容呢?一个是法术伤害,一个是物理伤害。”
南方的冷是从骨子里冷,阴冷。北方的冷是干冷,虽然不是从骨子里感到难受,但温度相对的要低很多。
萧衍被他这比喻弄的忍不住笑了起来:“感觉你这话的意思像是一个会受内伤,一个受外伤。”
这比喻还挺有意思的。
两人从火车站坐了车到清华大学的边上,在那边找了个招待所住下。
他们要在这里住几天,所以换了一下自己的带来的四件套。
第二天两人先去了趟房管所,问了一下没有大学那边的房子,这才去找黑市那些人。
一连跑了几天,他们总共买了三套四合院,一套在清华附近的二进院子,一套在什刹海那里三进院子,还有一套在三里屯的三进院子。
他们托黑市的人找人帮忙修整,都是老手艺人,不求恢复原状,只希望将屋子恢复的差不多就行。
他们俩定下住在清华附近的那套院子,所以那里的房子请木匠世家的着重修缮了一番。
买好了房子,林峰又开始买商铺,在以后每个人流量多的地方都买上一两间店铺。
当林峰停下手的时候,捡漏了一套皇城根的四合院,他们要离开国内,林峰用大黄鱼跟他们换了房子。
(瞎写的,别来找茬,这是小说,别计较那么多)
萧衍看的都已经麻木了,他觉得要是没那些黑暗的年代,林峰估计都不会去他的小县城上学,也就不会遇到他了。
林峰看了下手里的房契,盘算了一下,打算再买一些拆迁地段的房子。
这样等拆迁的时候,他们能拿到一大笔的补偿款,或者他们要房子收房租也行。
至于他一次性买这么多,用系统合理化一下就好,这样在别人眼里,这些都是他在那几年救人,人家送给他的。
收起房契,林峰搂着老婆香了几口:“有这些,咱们就是收房租也够生活的了,所以,以后你就安心读书,等你上学了,我再去上海买套小洋楼,去海边也买个院子,这样咱们以后放假了可以去别处散散心。”
这辈子就做包租公了,他们没有孩子,这些就足够用的。
萧衍点点头:“听你的。”
有这么多的房子,他们还愁什么?
冬天修房子不容易,但他们还是赶着在萧衍开学前修好了房子,林峰多给了一点辛苦费。
萧衍看着新家,摸了摸廊下的柱子:“他们修的还挺好。”
柱子上的雕花,院里的假山花园都给弄好了。
林峰逛了一圈:“那是,专门找了个祖上就做这一行的,他们吃的就是这口饭。”
在这个时候,这些人还是很讲究口碑的,干不出砸招牌的事。
萧衍看着好看的四合院有些头疼:“我不能住家里吗?”
----------------------------------------
第156章 70年代16
林峰摇摇头:“别的大学还有可能,但清华大学不一定。”
这所学校的校规一向很严谨,大一萧衍大概率是出不来居住的。
萧衍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周末回来住。”
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日子,林峰陪着萧衍去学校报到。
看着热情洋溢的大学生,林峰觉得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是没办法形容的容光焕发,跟后世那种爱死不死的心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萧衍选择的是文科,报好了名后,两人来到分配的宿舍。
两个帅气男生进入宿舍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的。
萧衍坐在凳子上观察着比他们早一步的人,看样子和他们一样是外地的。
林峰见还剩三张空床,就给老婆打扫了一下另一个下铺,上下爬的他不放心。
宿舍里的那个人对着萧衍做了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李前进,计算机系的,今年新生。”
萧衍点点头:“我叫萧衍,历史系的。”
他对历史有兴趣,林峰就让他报了历史系。
李前进看了眼林峰:“那位是你哥哥?”
这么照顾的,估计也就是家人了。
萧衍摇摇头:“不是哥哥,他是我丈夫。”
事实上,林峰比他还小一个月。
李前进没想到两人是这种关系,他虽然不喜欢男人,但也没有歧视夫夫关系,毕竟人家也是合法的不是?
林峰这会将被褥叠成双层的铺上床单,被子是一层厚羊毛毯和一床厚棉被。
给他铺好床上的东西,又把小台灯给他装好,贴身的内裤秋衣秋裤,羊毛衫各放了两套,棉衣也放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