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韩九霄的字典里面就没有怯场两个字,尽管是面对这位气场慑人的都督。
而且怯场容易暴露,他记得原主本身的气场也是蛮强的,要不然怎么会被新帝挑中与开真一同前往边境抗敌。
于是韩九霄也一改原主面对他时的臭脸,回以他一个浅笑。
“好久不见啊,开真都督,请坐。”
开真都督对他突如其来的态度改变感到奇怪,不过还是儒雅得体的微微点头朝他行了一个叉手礼:“好久不见,将军身体可否好些了?”
说罢便侧身坐下,没完全与韩九霄面对面。
韩九霄见他这样,倒也不介意,毕竟他知道这个开真在他还没穿过来时对原主也是那种能避则避的状态。
就连讨论作战计划什么的,也是让各自手下传达的。
而且话说这次见面,好像还是原主和他的第三次。
第一次是突然被皇帝急召,然后临时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时在皇帝的御书房见过一面。
第二次就是出军前行祭礼后在壮士前鼓舞士气时两人需要同时露面。
第三次就是现在。
韩九霄放松自己整个身体,舒服的斜躺下才回话:“劳烦都督关心,本将军的身体已无大碍。”
开真依旧是侧身端坐着,身姿挺拔儒雅,听见他一改往日冷漠语气的话也没太大反应,只是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句:“那便好。”
说罢他就安安静静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抿了一口,仿佛在等他再次开口。
韩九霄眼神一闪,然后眉头忽的一挑,发觉这个开真是个沉得住气的。
但韩九霄确实是个急性子,所以先开了口。
“听说都督为了救出本将军,竟愿意让出边境两大城池,没想到都督对本将的安危竟如此关切?”
虽然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这种较为缓和的战况,但是以开真在营中的地位是可以直接代表大盛放弃原主的,而且只需要在事后传个消息回京中说明情况即可。
----------------------------------------
第十四章 填埋鸿沟
但他没有。
而且韩九霄知道,原主对大盛来说应该还是挺重要的,毕竟韩老将军有半个虎符在手,现在又到了他身上,确实很难取舍。
但如今见这人第一面,韩九霄觉得他就像是那种会放弃原主而保全城池的人,所以他才会不解想知道他的答案。
当然了,也是想借此机会试探试探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是个能好相处的,就方便与他合作一起击退三国。
如果真是个冷漠无情的,那他也不想顾忌太多。
因为在他韩九霄的字典里,也没有“憋屈”这两个字,更没有“丢脸”这两个字。
但原主被掳的事实,其实本身就是件挺丢人的事情,或许在军中早就丢了面,甚至失了大半的军心。
而且他估计大部分军心现在都偏到开真那边去了。
所以他想把原主丢的脸替他给重新拾起来。
床对面的开真闻言缓缓放下茶杯终于侧过身与他面对面,仔细打量了他一番才淡淡启唇:“如今将军可是老将军留下的唯一子嗣,于公于私,下官都不会弃将军与不顾,况且是那姓班的使了歪门邪道将将军掳了去,只是两座城池又算得了什么。”
开真其实不欲多与他解释些什么的,但为了军中和谐,他还是多说了几句。
而且……
而且离京前皇上特意跟他嘱咐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最好不要与韩宵发生任何扰乱军心的争吵。
所以他这些日子对韩宵都是能避则避。
但现下会愿意和他多说几句,或许是因为方才看到他态度的突然转变。
就好像面前此人跟换了个芯似的,不管是对他的态度亦或是性情与之前都大相径庭。
虽然不知他这些时日都经历了什么,但这些改变确实是他想要看到的。
也是皇上想要看到的。
因此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
韩九霄被他说得有点感动,而且看他说话时的表情不似有假,便知道他,或者说皇帝对他们父子还是挺信任的,或者说目前还算是重视的。
于是韩九霄发自内心的笑了笑,主动破冰道:“都督有心了,之前是本将军不懂事做的不对了,望都督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与韩某计较那些,我们就此破冰,不计前嫌协力应对战事如何?”
见他竟肯拉下脸和自己求和,开真没有道理不点头。
于是两人在韩九霄的十分坦诚下,彻底填埋了之前的鸿沟,开始和谐的商讨接下来的应战计划。
由于这十来天原主被掳不在军中,所以开真先耐心的跟他讲了一遍他不在时军中发生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