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九霄看着他俩对原主忠心耿耿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有些羡慕,不过他也由衷的替原主感到高兴。
只是恐怕他们俩还不知道,他们的将军已经被姓班的虐死了,而班炎傲那家伙也已经被他一枪爆胸了。
那家伙现在就算不死估计也是半残了。
因为他当时开枪时,是奔着那人的命门去的,即使偏了几分没打到心脏,但肺部肯定是打得到的,他不相信这个落后的古代能有那种高超的医术能把烈王治好。
所以也没必要让两人为了替他报仇出气而冒失率军去主动打响这一战,因为已经没有意义了。
现在重要的是派人去跟另外两国谈判,届时如果谈不拢有必要打的话就再从长计议,如果能谈拢就等烈王自己忍不住从桑泽的大山里主动出来。
因为据原主记忆所知,三国里,除了桑泽国稍微大一点点外,其实另外两个小国,勾戥国和瑞斯国都是两个弹丸之国,对大盛这样的大国构不成太大威胁,就算他们两国的举国兵力加起来恐怕都凑不出五万。
但要是这三个小国真的勾结在一起,确实也是不容小觑的,因为他们满足了对抗大盛的三个无比优越的条件。
一是瑞斯国盛产粮食,代表着他们不缺粮草。
二是勾戥国不缺金矿,也就是不缺钱。
三是桑泽国不缺身强体壮且会武的男丁和生产兵器的铁矿,所以不缺精兵强将。
所以一旦这一战真的打起来的话,虽然大盛能打赢,但也肯定会损失惨重,这不是韩九霄想要看到的结果。
虽然他前世追求刺激,总是带领手下的人去领任务替人杀人,但他杀的都是该死之人。
所以他不希望这一战真的打起来,然后让这个架空时代发生一次大型的生灵涂炭。
所以他打算智取。
毕竟他知道,这场战事本来就只是桑泽国主动挑起的,而其余两国都属于虚与委蛇,一直处于观战状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原主被俘虏后一直没什么动作。
静默许久捋清楚这些后,韩九霄便朝卫澜招了招手。
卫澜以为他是思考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一脸严肃的起身走到床边单膝下跪附耳听:“将军您说!”
见他这一脸严肃,腰杆挺直的模样,韩九霄忽然有些想笑,但又不能失了他大将军的风度,只好忍下笑认真开口询问他:“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是派的谁去与那烈王谈判的?”
卫澜严肃的表情忽然一顿,没想到他开口竟是要问这个。
不过他很快整理好表情,跟他仔细汇报:“是开真都督,七日前是都督带领节度使团前往两国边境与桑泽国首帅烈王谈判,而烈王提出让我们用两座城池换回将军您的提议也是都督答应的。”
韩九霄听到开真这个名字,稍稍闭眼回忆了一番。
只可惜记忆里关于这位军师的印象并不多,所以他只好放弃回忆。
不过卫澜见他突然闭眼蹙眉的样子,误会他对都督的这个做法有异议,连忙开口提议:“将军,开真都督此刻正在营帐中查看行军图呢,是否需要请他过来与您见一面?”
毕竟将军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军中大小事宜,都是这位都督在坐镇的。
因为这位都督可是此次出征中唯一一个效忠新帝,是新帝心腹,且拥有另一半虎符的人。
虽然官职是比他们将军低,但在军中享有和将军几乎平等的权利。
更何况他这个副将,和赵德这个参将都是沾了将军和老将军的光才得以被“顺便”提拔上来的,是将军的下属,也是都督的下属。
所以将军不在,他们一直都受开真都督的管理。
韩九霄不好直白的在卫澜这里打听关于这位都督的情况,因为容易泄露他不是原主的马脚。
于是他改为旁敲侧击道:“都督是不是也怀疑过本将军会叛国,那他为何还敢抛出两座对大盛来说如此重要的城池作于谈判?”
卫澜知道他们将军之前是因为听信了万壑松的挑拨,才一直与新帝和新帝的心腹不怎么对付。
但现在大盛大敌当前,将军又是大仇当前,作为他们中间唯一能调和的人,卫澜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想个办法帮将军和都督之间破一下冰,要不然一直这样僵持着也不利于接下来的打仗。
而且他觉得,将军不在这些时日里,这位都督与他们将军下边的壮士都相处的挺好的,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不近人情和高冷傲慢。
而且当初最先提出不放弃将军,答应要用两座大盛最重要的边境城池交换将军的提议也是他第一个表态的。
可见这位都督还是挺重视他们将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