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一直淡漠的神色,在此时有了细微变化,轻蹙了下眉头,眨眼之间又舒展开来。
这一瞬间的神情变化,并没有逃过太子的眼睛。太子端起茶杯轻饮口茶,遮住嘴角戏谑的笑意。
“王妃还未娶,孙儿暂时不想娶庶妃。”
宁王并未多思量,十分直接的拒绝了。
太后愁的又锁紧了眉毛,长嘘短叹起来。
若不是珩儿母妃薨逝的早,珩儿的婚事也轮不到自己这皇祖母来操心。
忆起宁王的母妃,自己的亲侄女,太后的心情更低落了。
自己这个侄女,冷心冷情,珩儿一出生,她就把珩儿丢给自己这个姑母养,从未见她主动和珩儿亲近过,若她还活着,也未必会关心珩儿的终身大事。
珩儿的性子,也很像他母妃,冷的让人难以接近,不知以后娶了王妃,人家姑娘能不能受得住他这个性子。
太后神情低落的模样,全部落进了宁王眼中。
他自小由皇祖母抚养长大,在这冰冷的宫廷内,能让他感受到亲情温暖的,唯有皇祖母一人,他不愿见皇祖母为他的婚事如此操心失落。
走上前去,单膝跪地,拉住皇祖母的手,宁王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温情。
“皇祖母,孙儿向您承诺,新岁之前,一定将婚事定下。”
太后感受的宁王的安慰,心情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抬手轻轻抚了抚宁王的头顶,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由她养大的孙儿,到底是个知道心疼人的,比他那个冷心冷情的母妃强多了。
“皇祖母看中的人,那想必是个极好的姑娘,既然二皇兄不愿意,那不如让她入我东宫做个良娣,也算全了皇祖母的一番心意。”
太子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让寿安宫陷入了一瞬的寂静,谁也没料到太子竟会想将人纳入东宫。
太后摇摇头有些不赞同道:“昱儿,你莫要开玩笑,你东宫里的人,自有你母后为你挑选。皇祖母看中的人,你母后未必满意。”
宁王也蹙眉紧盯着太子,他突然觉得有些看不透太子的想法。
东宫嫔妃位份,是太子拉拢自己势力的利器,轻易不会随意许人,难不成太子想拉拢武昭侯府?
武昭侯虽做过安南大将军,但战事结束后,手上兵权就被皇帝收回了。眼下空有爵位和将军头衔,手上并无实权,太子到底看中了侯府什么?
太子敛起笑意,一本正经的望向太后道:“昱儿并没有同皇祖母开玩笑,东宫良娣的事儿,昱儿会同母后商量,皇祖母看中的人,母后定会满意的。”
太子说完站起身,余光不经意的瞥了一眼陷在沉思中的宁王,唇角微扬,低头对太后躬身行礼道:“皇祖母同二皇兄定是还有许多话要说,昱儿就先告退了。”
第16章 客人
一场夜雨过后,上京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烟青之色,恍然间还以为入了江南。
清晨的玄武巷人烟稀少,十分僻静,只有一南一北两辆马车相对而行,马蹄哒哒地敲击着青石板道,溅起阵阵水花声。
上京的风中夹杂着夜雨潮湿的凉意,扑在人脸上,十分清醒解乏。叶枫撩起马车一侧布帘,感受着吹在脸上的凉意,舒服的喟叹一声。
自金陵归来的第二日,他就去洛城拜访旧友了,上京这几日发生了何事,他是一无所知。
这次从洛城回来,他为府中的两位妹妹带了洛城最时兴的胭脂,想必她们定是会喜欢的。
对于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妹妹,叶枫并没有太多的厌恶情绪,毕竟错不在她,都是父亲犯下的错误,没必要怨怪到一个小女子身上。
再者也已到了婚嫁的年纪,在侯府也住不了多长时间。
马车行至武昭侯府门前,缓缓停下,车帘撩起,叶枫跨步下了马车。
侯府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夫人说让他到门口接客人,客人眼下还没来,倒是把世子给等回来了。
管家慌忙迎上前去,“世子啊,恁可回来了。”
叶枫见管家一脸苦相,禁不住问:“可是侯府出了什么事儿?”
管家张张嘴,欲言又止。侯府近日出了不少事,他这个做管家的也心中忧愁,不自觉的就把愁绪挂在了脸上,没想到世子一眼就看透了。
“世子啊,咱还是进府再说吧。”
管家这边迎着叶枫刚要进府,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妇人的声音:“请问这里可是武昭侯府?”
叶枫同管家齐齐回头,只见门前不知何时又停了辆灰扑扑的马车,一看就是赶了很远路的样子。
马车旁站着三人,一位是三十有余的妇人,头上插着金簪子,手腕上戴着金镯子,脖子上还挂个金璎珞,入目一片金光灿灿,让侯府管家看得直皱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