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给自己议亲的人家哪个都比姜漱玉要差上一大截,想到这里赵怀逸只能暗自咬牙。
“母亲安好。”
两人一同施礼,女人缓步坐在主位上,赵李氏赶忙让下人递茶,柔声道:“妻君,青琅十五就要去相看人家了。”
赵明若自然知晓此事,所以才特意从太常寺赶来。春闱刚放榜太常寺事务繁多,几日都未归家,她还是抽身回来仔细叮嘱一番。青琅是她的长子自幼便极其疼爱,做事规矩有礼,旁人是挑不出一点错处。她对这孩子极为放心,对他的婚事自然是要向高处瞧去。
她本意是在朝中大臣中的孩儿中挑选,但没什么适龄女子。容貌品行好的大多早早有了婚约。好在她夫郎靠着娘家那边的关系,给青琅相看上了好人家。
女人目光慈爱瞧着长身玉立的青琅,侧头对赵李氏笑道:“我托人打听过,姜家的长女那是极好,自幼跟着她的祖母在堂中坐诊,十八岁就入宫当御医。品性更是没得说,身边也干净的很,是个好孩子。”
赵李氏难得被妻君赞赏,瞧着她身侧的小侍,故意道:“那也是我们青琅出挑,才能议上亲。那孩子容貌也出色得很,我母亲同僚沈太傅家的小儿也欲跟她议亲,但还是我们先相看。”
“沈家和姜家本来就有旧怨,哪能议上亲。”赵明若在太常寺这种事情心中门清。
一听母亲这么说,赵怀逸猛然想起上辈子的旧事。在大婚前他进宫入席中秋夜宴,被沈后当场一阵羞辱。原本以为是沈家议亲被自家搅和,后来才知沈后跟姜漱玉关系匪浅,据说私下连庚帖都交换过。但沈家贪图富贵,这事终究还是没成。
如若赵青琅没能同姜漱玉议亲,这婚事不就落到了沈家的头上,一想到这,赵怀逸就眼疼。这婚事不能便宜给长兄,他害得自己上辈子死去,但沈家又凭什么得到。
“怀逸,”赵明若唤了一声,看他迟迟没有反应,面色稍冷,“怀逸你想什么呢?”
他这才回过神,垂眸淡声道:“没什么。”
“你这是在自己家还好,若是以后嫁到别人家婆公跟你说话也当听不见吗?”女人语气微冲,她最担忧的就是赵怀逸,这孩子整天不知想些什么,像个闷葫芦,却最能招蜂引蝶。
“我在太常寺都听说你一出门就被某家贵女堵住,还跑到我们家门口说要求娶,可有此事?”
“她自己找上门关我何事?”赵怀逸想到此事就感到恶心,险些被对方碰到手腕,没了清白。
“明知道自己长得出挑,那就少出门。你是世家公子,要注重身份,哪能天天出去抛头露面。”
“我戴了帷帽。”
赵怀逸本想看看姜漱玉有没有趁着休沐去见风月楼那什么雪公子,哪知道被那轻浮的小娘子当街拦住。众目睽睽之下还说要求娶自己,他才看不上那种粗野女子。
赵明若面有怠色。三个孩子中她最是放不下怀逸,难得的好皮相,最容易招人惦记。可他那桀骜性子以后肯定有苦头吃,她甚至都动了让这孩子进宫的念头。就依怀逸的相貌,陛下哪能看不上。说不定陛下还能看在他模样俊美的份上,恩赐他养育皇子。
即使日后不受宠爱,靠着被宠幸过的福气也能在后宫一生无忧。
不然就是寻一门楣差些的高嫁过去,省得日后惹出祸事,让她们赵家在京城抬不起脸面。但念在他还小,说不定再留几年性子就能好些。
静候在一旁的赵青琅知道母亲最厌恶弟弟顶嘴,笑着解围:“母亲,您看我这身衣裳可合适十五那天去穿。”
赵明若定睛一看连连摇头:“你只穿平常的衣物即可,十五那天你是去城外施粥。穿成这样倒显得过于刻意。明眼人一瞧就知道你是过去议亲。”
而且穿的也太过华美,姜家人瞧见还以为这孩子太过金贵。赵明若让他去换一身素净的衣裳。
赵怀逸趁此时机,悄然离开。他刚被母亲斥责一番后心中不怠,偷偷戴上兜帽去瞧瞧姜漱玉有没有休沐。
也是赶巧,她刚要从行宫里出来。
姜漱玉因为休沐先是交代徒弟注意赵充人的汤药,对方也是个明白人,立马就知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朱琰看她叮嘱的认真模样趁机打趣道:“我们姜大人是要忙着去见夫郎,准备一去不回啊。”
一听这话,其他几位太医就也开始戏谑。
“漱玉啊,你可要好好相看,这夫郎的脾气得软和点,不然以后要在你头上作威作福。”
“若是不中意,我把我侄子介绍给你。”
“不然你再等几年,我儿子也到了岁数。”
“嘿张太医这便宜你也要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