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大臣拱手进言:“圣上,贤王心怀壮志,以往的功绩历历在目,此次或许是情难自禁,一时冲动,但其忠心可鉴,望圣上开恩,从轻责罚。”
一时间,朝堂上求情之声此起彼伏,大臣们皆诚心为贤王求情,恳请圣上宽恕。
皇上见这么多大臣为贤王求情,神色微微松动,目光中闪过一丝犹豫,而后又缓和地说道:“待贤王过来请罪再说了,各位爱卿都起来吧!”
话音刚落,皇上缓缓坐回龙椅,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并非不明事理之人,贤王以往的功绩朕亦心中有数,只是此次之事,关乎朝廷纲纪,皇家威严,不可草率了结。且看贤王如何请罪,再做定夺。”
众大臣闻言,纷纷谢恩起身,心中却依旧忐忑不安,不知贤王此番能否安然度过此劫,朝堂之上的气氛虽稍有缓和,但仍弥漫着一层紧张与不安的阴霾。
第63章 舒窈遇到危险
这几日,贤王赵忻帆一直在率领一群士兵坚守在城门口,神情肃穆,目光坚定,狂风呼啸,军旗猎猎作响,他挺拔的身姿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就在此时,他的手下军亲司卓羽满脸急切,一路飞奔而来,甚至顾不得喘息,便忧心忡忡地说道:“禀告王爷,大事不好了!您今日未去赶朝,圣上为此龙颜大怒,朝堂之上,更有大臣添油加醋,上报您的种种不是,幸得还有其他大臣仗义执言,为您求情,如今,圣上责令您赶紧回去请罪…”
“本王知道了,但必须先找到舒窈之后,我再去父皇那里请罪…”贤王赵忻帆微微皱眉,语气坚决,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王爷 这…这都什么时候了?”卓羽急得直跺脚,心中替贤王暗暗叫苦,看来他们这位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威名远扬的贤王,如今竟成了个不折不扣的恋爱脑,为了寻那韦王妃,竟连圣上的旨意都敢不顾。
卓羽望着贤王那坚决的神色,心中愈发焦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王爷,您这般执着,倘若圣上真的降罪下来,那可如何是好?”他的声音带着颤抖,眼神中满是惶恐与忧虑。
贤王赵忻帆却仿若未闻,目光依旧在人群中搜寻着,口中喃喃自语:“舒窈不见,本王心难安,即便获罪,也在所不惜。”
卓羽深知贤王的脾性,一旦决定之事,十头牛也拉不回。他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咬了咬牙说道:“王爷,既然您心意已决,那末将愿陪您一同承担这后果,只是,还望您能尽快找到韦王妃,莫要让事态愈发严重。”
此时,城门口的气氛愈发凝重,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而贤王的眼神愈发坚定,仿佛世间万物都无法阻挡他寻找舒窈的脚步。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一个传信士兵骑着马飞奔而来。
马蹄扬起阵阵尘土,那士兵神色匆忙,未及勒住缰绳便高声喊道:“王爷,有重大发现!有侍卫在隆安的一个小客栈里,发现有个女子长得极像韦王妃娘娘,特来向您汇报!”
贤王一听到有发现韦王妃的可疑踪迹之后,他瞬间眼睛一亮,整个人犹如被点燃的火炬,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采,他猛地挺直了身躯,原本紧绷的面容瞬间舒展开来,激动的情绪在他的眼底涌动。
“太好了,快细细说来!”贤王的声音急切而颤抖,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握住。
而在一旁的卓羽听到这个消息,不禁高兴起来,他紧绷的脸舒展开,嘴角上扬,露出欣慰的笑,眼中闪着喜悦的光,仿佛心头重石落地,此刻的他也替王爷高兴。
那传信士兵大口喘着粗气,赶忙回道:“回王爷,据侍卫描述,那女子的容貌与韦王妃娘娘有八九分相似,只是当时她身旁似有他人相伴,侍卫未敢贸然行动,特先来禀报王爷。”
贤王眉头紧皱,略作思索后说道:“速速带路,本王要亲自前往确认!”说罢,翻身上马,一甩缰绳,骏马嘶鸣,向着隆安小客栈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的士兵们也紧跟其后,扬起一片沙尘。
一路上,贤王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舒窈的音容笑貌,心中默默祈祷着那便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
在那熙攘的客栈中,有一位身形纤细的女工正忙碌地端茶倒水。
她那精致漂亮的面容犹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娇艳动人,虽身着粗布麻衣,可这质朴的衣衫却难以遮掩住她那外形漂亮且非凡的气质。
她的身姿轻盈,如微风中的柳枝般婀娜多姿,一双灵动的眼眸,璀璨而明亮,哪怕在这嘈杂的环境中,她那出众的气质依然引人注目,仿佛她并非这凡俗之地的人物,而是不小心落入尘世的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