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王赵忻帆面色一沉,目光如炬,厉声道:“苏太尉,莫要信口雌黄!舒窈心地善良、纯真无邪,迷惑之说无稽之谈,您说她欺负你的令爱,可有证据?怕是您的令爱自己落水,却要强加罪责于她,舒窈向来温柔,岂会恶毒行事!本王看是苏傲珊娇纵任性,自己招惹是非还诬陷他人,岳父大人,您身为重臣,当公正看待,莫凭一面之词胡言乱语!”义正言严,掷地有声。
苏太尉被贤王驳斥得一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却仍强辩道:“贤王殿下,你被那妖女迷了心智,才会如此偏袒她!老臣所言句句属实,此事定要讨个说法!”
贤王双手背后,挺直了脊梁,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苏太尉,本王心中自有分寸,倘若你执意诬陷舒窈,休怪本王不顾及您的颜面!”
苏太尉听闻贤王此言,先是一愣,脸上的愤怒之色瞬间凝固,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贤王,那目光中既有惊讶,又有被忤逆后的恼怒。
片刻之后,苏太尉的脸色变得铁青,他颤抖着手指着贤王,厉声说道:“贤王,你这是何意?老臣一心为了你好,为了你的前途着想,你怎能如此不识好歹!那韦舒窈究竟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这般维护她!”
贤王依旧挺直脊梁,目光坚定而沉着地看着苏太尉,缓缓说道:“岳父大人,本王深知您的顾虑,但舒窈绝非您说的那般不堪,她心地善良、为人正直,那些所谓的‘罪状’纯属无稽之谈,本王与舒窈相处已久,她的品性本王最为清楚。还望岳父大人不要被一些表象所蒙蔽。”
苏太尉怒极反笑,冷哼一声道:“贤王,你莫要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她若心地善良,又怎会拿金簪扎珊儿,还将她推入池塘,险些害她丧命!这等蛇蝎心肠的女子,如何能留在贤王身边!”
贤王皱紧眉头,沉声道:“此事其中定然存在误会,舒窈绝非那种会无端生事之人,她断不会平白无故做出这等事来,近日贤王府诸多事端,不得安宁,分明是有人蓄意对舒窈栽赃陷害,本王必定会彻查到底,查个水落石出,届时再给岳父大人一个真相大白!”
苏太尉气呼呼地甩了甩衣袖,说道:“好!那老臣就等着贤王的调查结果,但贤王你要知道,你的身份特殊,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和那韦舒窈纠缠不清,只会给你带来麻烦,甚至影响到朝廷的稳定!”
贤王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说道:“岳父大人,言重了,本王明白自己的责任,但感情之事并非能轻易割舍,本王也不会因个人感情而不顾大局,本王会谨慎处理,还请您放心。”说罢,贤王目光坚定地看向苏太尉,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第52章 言语刺激
而此时躲在门外的韦舒窈听到贤王和苏太尉之间的激烈对话,她的心猛地一沉,似乎被一块千斤巨石重重地压着,她恍然惊觉,自己竟成了贤王的拖累。
回想与贤王相处的点点滴滴,他的温柔呵护、深情凝望,那些美好的瞬间如同一幅幅画卷在她脑海中浮现,贤王曾在花前月下对她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那坚定的目光和深情的话语,让她沉醉在爱的甜蜜中。
可近期的贤王府可谓是风波不断,诸多麻烦接踵而至。
先是那个负责传信的侍卫,莫名地消失得无影无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接着,每天伺候她的丫鬟秋花,因下毒之事尚未查清,便已畏罪自杀。
再想想,就连贤王身边的贴身侍卫龙刀也不幸离世。
这一桩桩、一件件,似乎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到这些,韦舒窈的眼眶泛红,泪水在其中打转,满心的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不禁深深地自责起来。
她深知自己对贤王的爱深沉而真挚,可如今却给贤王带来了如此多的麻烦和困扰。
韦舒窈觉得自己配不上贤王的深情,或许离开才是对他最好的选择。
最终,她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默默地转身离去,那孤独而落寞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愈发凄凉。
而书房里的苏太尉看着贤王坚定的神情,心中虽依旧恼怒,但也意识到贤王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色阴沉地说道:“罢了,既然王爷心意已决,老臣多说无益,只是希望王爷日后不要后悔今日的决定。”言毕,他狠狠地瞪了一眼书房的门,似乎那后面就是韦舒窈,随后拂袖而去。
当韦舒窈提着小点心独自一人沉思地漫步在花园亭园边时,她的目光有些迷离,思绪仿佛飘向了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