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而此刻,郡主正走向属于她的未来。
贤王府的大门前,刚刚恢复了安静,微风轻拂,仿佛还残留着方才交谈的余韵,然而,这宁静瞬间被打破,杨妃娘娘带领着一众下人匆匆赶来。
韦舒窈见状,心中微微一紧。
虽然在内心深处,她对杨妃娘娘心存阴影,那些过往的纠葛与冲突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但她毕竟是贤王妃,礼仪与气度不能失,她立刻收敛心神,脸上浮现出温婉大方的笑容,莲步轻移,优雅地向杨妃娘娘行礼。
“臣妾见过杨妃娘娘,娘娘万安。”她的声音轻柔悦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
杨妃娘娘微微扬起下巴,那目光如水般在韦舒窈身上缓缓流转,眼神中却带着一抹难以捉摸的复杂神色。
她身着一袭华丽至极的服饰,璀璨的珠翠环绕于身,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高贵之态,仿佛自带一种令人不敢逼视的威严。
身后的下人们皆恭敬地垂首而立,大气都不敢出,一时间,气氛显得格外微妙。
杨妃娘娘已有五年未曾见过舒窈。
遥想当初,正是她狠心拆散了舒窈和贤王,如今忆起,心中不禁涌起阵阵愧疚。
此次前来,最重要的自然是想来看看她的皇孙小禅逸。
如今舒窈已给贤王诞下小世子,这让杨妃娘娘满心欢喜。
经过这许多岁月,她也已然接纳了舒窈。
杨妃娘娘看着舒窈,那眼神中既有感慨,又有欣慰,仿佛在重新审视着这个曾经被她拒之门外的女子。
如今的舒窈,已为人母,身上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那份温婉大方更是如兰之优雅,同时为了贤王,她便不计前嫌。
杨妃娘娘心中暗叹,时光真是奇妙,它能改变许多,也能让人学会珍惜与包容。
杨妃娘娘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贤王妃不必多礼。”她的声音清冷,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
韦舒窈直起身来,眼神平静地看着杨妃娘娘,等待着她的下文。
她知道,杨妃娘娘此番前来,定不会是无端之举,心中暗自揣测着杨妃娘娘的来意,同时也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杨妃娘娘说道:“本妃今日路过贤王府,特来看看,贤王妃可安好?”她的话语看似关切,却让人听不出真正的情绪。
第153章 杨妃娘娘来看皇孙
杨妃娘娘微微垂眸,语气看似关切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说道:“本宫今日路过贤王府,特来看看,贤王妃可安好?哀家当初拆散了你和贤王,还让你们浪费了五年的时光没有在一起,让你在外面也受了不少苦,这都是哀家的错,舒窈,你恨哀家吗?”
舒窈闻言,心中微微一颤,她抬眸望向杨妃娘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片刻之后,她缓缓福身,声音温婉而坚定地说道:“杨妃娘娘言重了,过去之事,皆是命运使然,臣妾从未怨恨过娘娘,娘娘身处高位,自当有诸多考量,如今臣妾与贤王能再续前缘,还有了小世子,已是莫大的幸福,臣妾感恩娘娘今日能来,也愿娘娘福寿安康,也多谢娘娘挂念,臣妾一切安好。”
韦舒窈的语气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对杨妃娘娘的尊敬,又不失自己的身份。
杨妃娘娘看着舒窈,眼中满是欣慰,她微微颔首,目光缓缓扫过贤王府那庄重的大门,而后温声说道:“舒窈啊,你既为我的儿媳,以后不必再称我为杨妃娘娘,唤我母妃即可。想当年,哀家着实不该让你给贤王写下那和离书,如今,那张和离书自当不作数。”
舒窈听闻,眸中闪过一抹动容,她恭敬地垂首,语调轻柔而诚挚地说道:“母妃,过去之事已然过去,臣妾从未有过埋怨之心,能得母妃认可,臣妾深感荣幸。自当以贤王妃之责,全心侍奉贤王,用心打理王府,不负母妃期望。那张和离书,臣妾亦早当它从未存在过。”
杨妃娘娘轻轻点了点头,那如画的眉眼微微一动,眸光流转间,又开口问道:“对了,刚刚本宫过来的时候,瞧见一辆极为豪华的马车以及一长队仆人,那场面甚是壮观,不知这是哪位官员过来了?”
杨妃娘娘微微蹙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与好奇。
韦舒窈微微垂首,恭敬地立于一旁,听到杨妃娘娘的问话,她稍作思索后,缓缓答道:“回母妃,是老王爷和郡主赵沐熙。他们此番前来,是特意要答谢贤王。”舒窈的眼神清澈而平静,语气不卑不亢。
杨妃娘娘微微挑眉,眼中的好奇之色更浓了,追问道:“哦?他们为何还要用如此大的排场来答谢贤王呢?”杨妃娘娘微微歪着头,神色中满是探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