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舒窈凄然一笑,声音颤抖着说:“好,既然母妃如此决定,那舒窈…听从便是。”言罢,她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眼神空洞,仿佛生命中所有的希望与光芒都被无情剥夺。
为了能让贤王早日重获自由,韦舒窈历经一番痛苦的挣扎与抉择,最终决定写下和离书。
她颤抖着双手,泪滴落在纸上,晕开了字迹。
当她将这份饱含着无尽悲伤与无奈的和离书交给杨妃娘娘时,杨妃娘娘那一直紧绷着的脸、愤怒的神色才缓缓有了些许缓和。
但杨妃娘娘在临走之前,又狠狠甩下一句:“你休要埋怨本宫,分明是你自己无能,无法给贤王诞下子嗣,要怪就只能怪你自己福薄命浅,根本就没那个好福气的命!注定你与贤王有缘无分!”
言罢,她高昂着头颅,目中无人,带领着一群随从,趾高气扬地扬长而去。
只留下韦舒窈瘫坐在地上,双手无力地垂着,肩膀不停地颤抖,痛苦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流般肆意流淌,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灵魂,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
韦舒窈深知,婆媳关系自古以来便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深壑,更何况是置身于这充满权势与富贵的婆家。
在这深宅大院之中,规矩繁多,人心难测,每一步都仿若行走在薄冰之上。婆媳之间的矛盾,在这里被放大无数倍,稍有差池,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114章 遇到山贼
她深知,自己的存在,仿若已成为这个家族中那极不和谐的音符,每一回的冲突与误解,都在悄然无声地侵蚀着她与贤王之间那紧密的情感纽带。
在这场无形的争斗中,她深切地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渺小与微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那无情的权势所无情吞噬。
即便她和贤王二人爱得刻骨铭心,那也是远远不够的,要怨也只能怨自己无法为贤王诞育子女。
韦舒窈的面容之上挂着一抹凄凉之色,她的动作迟缓而沉重,一件件精心挑选着必需的衣物,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折叠整齐,放入一个质朴的包裹之中。
当一切都收拾妥帖,她怀着一种决然且悲怆的心境,缓缓迈出了自己的房间,准备告别这个曾经满是爱与温暖的贤王府。
然而,当她踏出府邸的门槛,行至那扇庄严肃穆的大门前时,却被两位身材魁梧、面无表情的守门侍卫给阻拦了下来。
他们的声音冷漠且坚定,毫无商量的余地,决然宣告:“没有贤王的明确命令,我们绝不能放韦王妃离开!”
韦舒窈深吸一口气,竭力抑制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与贤王如今已然和离,我不再是这里的王妃。”
然而,侍卫们的态度依旧如钢铁般坚硬,不为所动:“没有贤王的亲口吩咐,我们不能让韦王妃踏出贤王府一步!贤王曾有明令,无论发生何种事情,王妃都必须等候他归来。”
这番话语让韦舒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与无奈。
她明白,尽管贤王或许并不愿她离开,但面对眼前这般错综复杂的局势,她已毫无其他选择。
既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难以脱身,她便在心中暗暗做出了决定,待到夜幕降临,她将攀越府墙,悄然离去。
夜幕缓缓地降临,韦舒窈的心也随着夜色的渐深而愈发坚定。
她清楚,这一离去便是永别,然而她已没有回头的可能。
她将心中的爱与不舍深深藏匿,化作了逃离的勇气。
午夜的钟声悄然敲响,四周一片静谧,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滞。
丫鬟和守卫们早已沉浸于梦乡之中,韦舒窈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她的身影在夜色里若隐若现,宛如一个无声无息的幽魂。
她蹑手蹑脚地穿过庭院,朝着那堵高耸的院墙缓缓移动。
月光倾洒而下,虽说明亮,却不足以照亮她前行的道路,但她的每一步都显得那般坚定而谨慎,她的动作轻盈无比,仿佛生怕惊扰了沉睡中的府邸。
身为女子的韦舒窈,却拥有着不凡的武艺,那看似柔弱的身躯在这一刻展现出惊人的力量与敏捷。
面对那堵耸立的墙壁,她的眼中没有丝毫的惧意,唯有决心的光芒在不停闪烁。
她微微蹲下身,深深呼吸,集中全身的力量。
而后,她猛地奋力一跃,双手敏捷地抓住墙沿,轻盈地向上攀爬,她的动作流畅而优雅,恰似一支夜间的舞蹈,没有任何的迟疑与停滞。
不一会儿,她便稳稳地站在了墙头,夜色中的微风轻柔地拂过她的面庞,她深吸一口气,然后毅然决然地纵身跳下,消失在了夜色的怀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