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太子拂袖而去,那脚步声带着重重的怒气。
韦舒窈听了这话,身子一颤,心中更是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她在确定太子离开后,手中的金簪滑落,整个人瘫坐在地上,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
原本一直站在门外焦急等待的丫鬟们,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太子打开房门,带着他的一众侍卫扬长而去,她们这才仿若挣脱束缚一般,纷纷慌张地跑进屋里。
一进屋,只见韦舒窈整个人狼狈地跌落在地上,神情恍惚迷离,仿若失了魂一般。
那雪白的脖颈处,赫然有着触目惊心的血迹,宛如绽放的红梅,令人心惊胆战。
丫鬟们吓得花容失色,赶忙七手八脚地把韦王妃小心翼翼地扶上床休息,其中一个机灵的丫鬟更是撒腿就跑,急匆匆地去叫官医过来。
第74章 担忧贤王的安危
官医匆匆赶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一进房间,看到韦王妃的状况,他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他赶忙走到床边,仔细查看韦王妃脖颈处的伤口,眉头紧皱,口中喃喃自语:“这伤口虽不深,但也需好生处理,否则极易感染。”
官医一边说着,一边从药箱中取出干净的纱布和止血的草药。
他的动作轻柔而迅速,小心翼翼地为韦王妃清理伤口、敷药包扎。
丫鬟们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大气都不敢出,韦舒窈此时依旧神情恍惚,偶尔发出几声痛苦的嘤咛。
官医处理好伤口后,又为韦舒窈把了把脉,脸色这才稍有缓和。
他转头对丫鬟们叮嘱道:“王妃受了惊吓,气血攻心,这几日需得好生照料,饮食务必清淡,让王妃多多休息,莫要再受刺激。”
丫鬟们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担忧。官医收拾好药箱,又留下几副药方,这才离开。
房间里弥漫着草药的气息,韦舒窈在昏昏沉沉中睡去,丫鬟们则守在床边,一刻也不敢松懈。
丫鬟们纷纷感慨韦王妃真是命运多舛,劫难不断,她们回想起韦王妃所经历的种种风波,心中满是怜惜和同情。
“咱们韦王妃虽然贵为王妃,是金枝玉叶之身,但也太苦命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磨难,怎么都让她给碰上了。”一个丫鬟轻轻叹息着说道。
“谁说不是呢,但愿这次之后,王妃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另一个丫鬟附和着,眼神中透着担忧。
好在历经这一番风波之后,韦舒窈在贤王府中安安静静地待了好几日,皆是安然无恙。
她总算得了几日的清静,然而,却依旧不见贤王归来,她的内心又开始焦虑不安地等待着,唯恐贤王被皇上重重责罚,会生出什么变故?
她开始缓缓陷入回忆,往昔与贤王的每次争吵与冲突,犹如一幅幅鲜明的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
尽管贤王时常霸道无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每争执到最后,率先服软的总是贤王。
由此可见,贤王的心底着实是在乎她的,而她呢,此刻也深深懊悔,不该总是这般与他任性地争吵不休,徒增烦恼与嫌隙。
这时,丫鬟轻手轻脚地走过来,恭敬地说道:“王妃娘娘,该用午膳了。”
韦舒窈眼神空洞,丝毫没有理会丫鬟的话,满心忧虑地自言自语:“贤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丫鬟连忙说道:“王妃娘娘,该用午膳了,您已经好几日茶饭不思,这样下去身子可怎么吃得消啊,何况您如今还有着身孕,可千万要保重自己和小世子啊。”
韦舒窈这才回过神来,眉头紧蹙,焦急地问道:“贤王现在还没回来吗?”
“王妃娘娘,贤王若归来,定会第一时间来探望您,此刻他想必在外事务缠身,难以脱身前来,奴婢以为,只要贤王将事务处理妥当,定会即刻来见您!”丫鬟微微欠身,目光诚挚地看着韦舒窈,耐心地劝慰道。
“这都几天了,他怎么还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韦舒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帕子的一角都被揉得皱巴巴的,她下意识地轻抚着微微隆起的腹部,神色愈发担忧。
“王妃娘娘,您别太担心了,贤王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您是想王爷了?”丫鬟试探着问道,心里边想:看来王爷和韦妃娘娘真的是欢喜冤家宜解不宜结,不是冤家不聚头,前几日他们两人还争吵不休,王妃那么冲动,险些差点丧命,如今又怀着孩子,还这般牵肠挂肚,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爱的死去活来?
韦舒窈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嗔怒道:“胡说什么!我只是担心他的安危。”她的眼神闪躲着,不敢直视丫鬟,一只手却紧紧地护住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