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郡主赵沐熙思绪至此,李彩曦在喝完桌子上的第二杯酒后,竟再度伸手拿起了桌上的第三杯酒饮下。
坐在台上另一端的贤王赵忻帆正直勾勾地盯着李彩曦这般不要命地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顿时神色惊惶失措,忍不住高声喝道:“你这是不要命了吗?竟然全都喝了。”
他着实太过担心她会喝到毒酒,虽说眼前这个女子变得贪慕虚荣,忘恩负义,狠心辜负了他,然而他依旧十分在意她的生命安危,全然不想她就此香消玉殒。
最起码在他还没搞清楚这个女人为何当初突然弃他而去之前,他是绝对不希望她死。
太子见状,似是带着几分疑惑又似并非全然不解地看着贤王赵忻帆,轻声说道:“二弟,无需这般紧张!”
太子心中不禁暗自思忖:“二弟向来沉稳,今日怎会因这女子如此失态,莫不是其中有何隐情?”
被太子殿下如此一说,该死!贤王这才又察觉到自己刚刚失态了。
这个女人究竟是对他施了何种魔法,竟能让他对她如此痴迷,乃至忘却了自我。
而此时的赵沐熙感到了震惊和困惑。
她对眼前这个竞争对手李彩曦心中很是不爽,因为李彩曦这种不顾一切喝酒的疯狂举动让她感到难以置信。
同时她也会因李彩曦如此大胆的表现而心生嫉妒和不安。
赵沐熙于心中暗自揣度:“今时此刻,吾忧己于此番竞争中全然落于劣势,观此李彩曦几近将为太子妃矣。
其思及自身出身尊贵,貌若天仙,又多才多艺,怎就如此轻易地败于眼前此李彩曦,她愈想愈觉不甘,泪水不由自主地汩汩直淌。
李彩曦这般英勇无畏,将三杯酒全然饮下,竟无中毒之兆。
显然,这三杯酒皆无毒,而太子见她如今果敢地将三杯酒一饮而尽,心中不得不钦佩此女子之勇。
遂认定这李彩曦即将成为他的太子妃。然而,他仍忍不住好奇地问李彩曦道:“彩曦,你缘何如此勇敢,将这三杯酒尽数喝下?莫非你早已料到这三杯酒皆未下毒?”
李彩曦平静且有条不紊地回答:“太子殿下,您身为位高权重、德高望重之太子,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仁爱臣民,自然不会为测试未来太子妃是否勇敢,便轻易牺牲数条人命,倘若您令一无辜女子因您之乐而亡,此事若传扬出去,于太子您的名誉而言,定然极为不利。”
太子听到李彩曦这般毫无畏惧的回答,心中甚是满意。
他那俊朗的面容上浮现出赞赏的神色,双目之中满是赞许之光,嘴角上扬,朗声道:“彩曦所言,甚合我意,我心甚悦。”
只见太子目光灼灼地凝视着李彩曦,眼中的欣赏之意愈发浓烈。
他微微颔首,仿佛在心中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随后,太子郑重其事地说道:“李彩曦,你的聪慧、勇敢与忠贞,令本太子为之折服。”
接着太子又一声令下:“你们两个起来吧!”
只见刚刚那两个囚犯喝下酒之后,瞬间口吐白沫,倒地不起,那场景着实令人心惊胆战。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精心安排的一场戏码,他们听到太子发话,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像是得到了特赦一般,迅速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脸上的白沫不知何时已消失不见,神色也恢复了正常,哪里还有半分中毒将死的模样。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虚惊一场。
而郡主赵沐熙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心中懊悔不已,直如万箭攒心。
她瞪大了双眼,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和深深的悔恨。
她那精致的面容此刻因极度的痛苦而变得扭曲,贝齿紧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
她恨自己为何没有像李彩曦那般勇敢无畏,以至于错失了成为太子妃的绝佳机会。
赵沐熙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此时此刻她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太子缓缓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往舞台下走去,目标明确,正是李彩曦所在的方向,他目光炽热,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想要牵住李彩曦的手。
李彩曦见太子欲牵自己之手,心领神会,十分温顺且配合地向前一步,迎向太子伸来的手。
太子殿下环视在场的所有人,声如洪钟地说道:“本太子今日决定,纳李彩曦为太子妃,从今往后,她将与本太子并肩同行,携手共赴未来之路。”
太子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面露惊色,继而纷纷跪地,齐声高呼:“恭喜太子,贺喜太子妃!”
李彩曦听闻,心中并无波澜,她仍保持着端庄之态,缓缓跪地谢恩:“谢太子殿下厚爱,臣妾定当尽心尽力,辅佐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