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全宗门的白月光(1160)

作者:蕴沧玉 阅读记录

“昭烈圣皇帝的这十年,是从一无所有,到登临帝位的十年,而且,这昭烈圣皇帝从小,就有怪道想要杀她,她还是个女儿身,在当初的金麓王朝,女儿身可不好办事啊。”

茶馆中,说书人饱含赞扬、甚至在希衡看来已经算得上吹嘘了……

玉昭霁饶有兴致地站着听,希衡抚额:“说书人之语,恐怕也有本朝颂圣的考量,你知道,颂圣的诗文一向是夸大其词的,魔族没有颂圣诗吗?”

颂圣,也就是褒扬皇帝。

玉昭霁身为魔族之君,当然被许许多多的魔赞扬过。

不过,他听着希衡被赞扬,又是另外的一种心境了,尤其是见到希衡还有些害羞,更让玉昭霁觉得有趣。

玉昭霁道:“魔族虽有颂圣诗,不过……”

他故意拉长语调:“魔族颂圣诗都是私下里作来呈上魔宫,倒不会这样在茶馆里,当着诸多人的面就……”

“好了。”希衡连忙岔开此话,她望向别处,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实际上耳根已经红完了,“我们快些去文渊阁。”

说完,希衡就大步走开。

玉昭霁急忙跟上去,他不再起逗弄之心,而是宽慰道:“你何必觉得不好意思,他们说的本来就是实话,如今四海升平,河清海晏,百姓们能坐在茶馆内听书,正是盛世景象,你该感到高兴才是。”

希衡也知道玉昭霁说的后半段是正确的,但对于前半段,她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苟同。

玉昭霁道:“这倒奇了,你从来就是被一路夸赞过来的,修真界人人夸你,神界人人夸你,你以前早就习惯,安之若素,为何今日如此的不好意思?”

希衡轻轻叹息:“我在修真界和神界时,所有人同为修士、同为神,他们虽夸赞我,但我知道他们夸赞得事出有因,可我身为神明,来凡间行使一次神职,岂不如同大象来到蚂蚁群,这种情况下,我得到一些夸赞,我只会觉得汗颜。”

因为希衡觉得神来插手人世间的事,本就算是降维打击。

玉昭霁则不赞同:“当初你我来到金麓王朝,难道不是封印了修为和记忆?更别提后来还有鬼君、凌虚神君以及上古东海遗泽,这些事哪一件不棘手?”

两人正说这话,文渊阁已经到了。

文渊阁太过重要,有重兵把守。

但是这些训练有素的精兵看不见希衡和玉昭霁,文渊阁门上的门神倒是看得见他们,但门神心知他们是谁,所以并不阻拦,一气放行。

希衡和玉昭霁进入文渊阁。

文渊阁之中藏书太多,两人分门别类寻找,很快找到了增强天地力量的只言片语。

这些只言片语之中,还有好些是错误的。

比如某一任国师记载的方法,就是朝神明借力——这样的方法怎么可能增强天地力量呢?

这位国师应当是想借助神明的力量来维护帝王的统治,仅此而已。

希衡和玉昭霁仔细看过这些记载下来的事例和方法,一条条的筛查,终于找到了一条靠谱的、也许能增强天地力量的方法。

第570章 演化成功

希衡和玉昭霁看到这条记载时,意识到,这也许是唯一一个能增强天地力量的方法。

这一任国师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要大量移山搬海,对神明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可是,这一任国师服务的是人间的帝王,人间帝王也许能穷其心力挖大河,也能挖空几座山峰,但是,大规模的移山搬海,当时的人间帝王无法做到。

所以,这一任的国师并没有受到重用,而且被人诬陷,卷入皇储之争,没多久就推出午门斩首了。

他的弟子们虽然有些继承了他的衣钵,但是,卷入皇储之争的罪名实在是太大,包括国师的徒弟,也一个都没跑掉,全部被杀了。

后来的国师、道人吸取了这位国师的教训,再不提什么移山搬海的法子了。

所以,这个法子,还是一个从来没有付诸实践的半成品。

这位国师的想法如下:天子要加强白帝力量,斩其余龙脉,可是,世间的发展生生不息,哪怕是今日斩了其余龙脉,但是,随着山川的演变,始终会出现新的龙脉,所以,这位国师认为,不能敌动而我被动。

他提出,与其坐看山川的演变发展,不如自己插手世间山川的发展,让山川的变化全部随着自己的心意来动。

比如说,将整个王朝境内的山川河流,整体打造成一个“笼子”的形状。

河流就是笼子上的栏杆,非龙脉的山峰就是笼子的锁。

这些山川河流一起,合力将王朝境内所有龙脉全部关在笼子里。

这样的话,哪怕那些龙脉再怎么兴起、发展,也没法冲破整个天地为笼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