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医生,我腰疼(191)+番外

作者:罐罐烤奶 阅读记录

楚非昀饶有兴趣听着,但最想知道的还是:“像秦医生这样情况,以前的人怎么办?”

“前面的不都得自想办法?”护士小姐姐说,“签名和体测数据自己捏捏,难搞的也不过是个样品。但反正送检的是人类的就行,难道那血液会告诉检验员’我不叫这名字’?又不验DNA,你一份样品分三四个名字不就行了。”

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过大家都知道是这么回事,也没捏得太过份,就保证在60-70%左右,让后来者都有点活路。

秦大医生没接话。

这位护士还不知秦大夫具体来历、职称,只知道来自京城某院。看他昨天今天穿着正式,应该有30出头。一般来说,下乡的都是攒资历回去等升副高,自然都愿意成绩好一些。

便多说一句:“这些经历可不是只靠搞科研就能获得。”

楚非昀忙问起她,她又balabala把这公立医疗行业一些流程跟楚非昀摊开说着。

楚非昀想想:“哎对了,我记得海湾市社康体检时,有时赠送花生油或购物券等,怎么这儿没东西送?”

小姐姐笑道:“这里一个县才不到5000人,年人均收入只有不到两万元,年年还要上面救济,你让财政怎么支付。”

这时,男孩才后知后觉体会到李叔当时说的,两千多块钱在当地已算不错收入。

楚非昀内里一脸心疼,表面嘻笑吐槽:“秦大医生是怎么找的这个宝藏地方。”

秦风凉凉地答:“嫌这儿不好,那楚大公子赶紧回海湾市去。”

就在这时,正在院子里吃饭的三人,听见有摩托车停在斜对面的乡卫生所门口,还听见大叫:“秦大夫,开门!”

第75章

秦风打开了小院大门, 见斜对面有个中年男人,把卫生所的木门拍得梆梆响。

周六晚饭时间来找人,肯定是家里人急症, 便问:“您好, 什么事?”

这时那汉子回过头, 见有个高瘦年轻男子从对面院子朝他走来,也没穿白大褂, 便迟疑一下:“你就是卫生所的秦大夫吧?村长让我找你开死亡证明。我阿达刚去了。”

阿达是父亲的意思。

按自然死亡规律, 有着近150名65岁以上老人的村落,每年肯定都有些老人会去世,秦风不太惊讶:“深感遗憾。请问是哪位老人?我要查查健康登记情况。”

那汉子报了个名字, 马阿普。

这时已开门进屋, 秦风唤醒那台老旧电脑, 打开了村民健康档案记录,对比名字和身份证号, 76岁,1月末才由媳妇带过来开了心脏病的药。

当时秦风查看过病历, 有县医院的就诊及出院记录。18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史,去年进展NA III级慢性心力衰竭, 出院后每三个月要来开具螺内酯和□□等药物维持状态, 若情况加重直接送县医院。

他拿出死亡证明的空白单据, 打电话叫李叔一起过去验尸。

因为需要确认村民自然死亡,需要至少两名医护。而他们长期缺的人, 基本上都由乡公所的这位人口专员李叔兼职。

今年刚开春,就有个杨婆婆,还干着农活突然心衰。当时秦风确认过自然死亡无误,与李叔共同在死亡证明上签的字。

还是那句, 资源不足,只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穿上白大褂在门口等李叔开皮卡过来时,告诉斜对门的楚非昀和护士小张,几公里外的另一条村有个老人去世,按规定他要去看看。

“啊,你还要验……”楚非昀很惊讶,虽然他客观上能理解,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查看遗体很正常,但他还真没想到秦风连这些也要干,“……那,你不吃饭了?还没吃多少呢?”

“这是村或乡医务人员的职责范围。不吃了,等下直接回医疗所洗澡,你们早点休息。”他们明天还要去县城采购,顺便把护士送回去。

小张便问:“开死亡证明要两名医护,您一个人好像不太合规矩?”

秦风反问:“你想来吗?”

见她稍犹豫,秦风便为她下了决定:“算了吧,你好好呆在这就行,反正大概率是自然死亡。”

毕竟要是小张也同去、验过尸,回来还要在楚非昀家洗澡,有洁癖的秦大少爷不想她弄脏男孩的房子。

这时李叔的皮卡开到门口,大家互相点了个头,秦风上了他的车,跟上那个自称马家老三的汉子去他家。

车子往前开了不到十公里,到了下辖的玛瑙沟村。

马家汉子招呼他们在一处土坯房前停车,一阵呛鼻的烧枯草杆的味扑面而来,李叔小声说:“用烟引魂,习俗。”

秦风戴上口罩鞋套和手套,跨过半高的木门槛,来到火塘旁边那个榻前。

老人已经裹上崭新的黑披风,乍看一眼,像是熟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