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种田养夫郎(22)+番外

作者:五月初一 阅读记录

顾安知俯身揉了揉他的脑袋,“你就跟着我一起过好日子吧。”

阮白泠的睫毛细微的颤了几下,虽然喝醉了,呆呆的,做什么都很慢,可是听了顾安知的话,心脏却跳的尤其的快。

从来都没有人跟他说过,要带着他一起过好日子……

“脸怎么这么红?真是醉的不轻。”顾安知手指贴在他的脸上。

阮白泠屏住呼吸,感受着顾安知的指尖在他脸上的触碰。

虽说他没有见过其他人心动是如何样子,可他觉得,要是亲人朋友摸自己的脸,自己可不会心跳加速,不会眷恋他的触摸。

顾安知收回手的时候,看到阮白泠用脸颊蹭了蹭他的手背:“还真跟个小猫似的,还会蹭人的手。”

顾安知没有来过村里的喜宴,虽然环境简陋,碗筷都是各家各户借来的,却热热闹闹的,对他这个大城市来的人算是意见新鲜事。

他跟着阮白泠一起去厨房帮忙,没一会就围过来一群小媳妇、小夫郎们的围观。

“呦,傻子都会帮忙烧火了?真厉害。”

“早就听说安知在家洗衣做饭样样都会,比我们家那男人强太多了。”

“还得是白哥儿调教的好,白哥儿,你能不能教教我们?”

“男人不愿意帮你做,就算你再怎么教都没用。”阮白泠看向一旁的顾安知,“我家相公做事利索,心地善良,根本不用我教,主动就帮我分担。”

顾安知时隔几日,又听到阮白泠的夸奖,嘴角控制不住的上扬,干活更加卖力,就差替阮白泠颠勺炒几个菜了。

阮白泠煮了一锅汤,这锅比他们家的锅大许多,他算了一下家里的用量,增加了一些用量。

出锅钱尝了一口,味道鲜美,把他的食欲都勾起来了。

今日来参加婚宴的人,都是奔着大鱼大肉来的,这道汤就当做喝水了,原本没人在意,可是他们喝了一口之后,眼睛都亮了,“这汤怎么这么鲜。”

一个从县城来的亲戚说:“用了不少好材料吧?像是放了高汤,里面放了鱼?”

“就是个青菜蛋花汤,哪里有鱼?是白

哥儿手艺好。”

“这里头肯定放鱼了,不然我把姓倒过来写。”

那两人吵着吵着红了脸,跑去灶房锅里看了看,还真是没有鱼。

那人算是服气了:“这白哥儿年纪轻轻,手艺竟然这样好,过段时间我母亲过八十大寿,不知道能不能请白哥儿去县城帮忙做宴席?”

“有生意为什么不赚。”顾安知问他要多少桌,听他说最多不过五桌,比村里喜宴轻松许多,但是去县城路远,跟他要了八十文,“不过去县城要加来回的车马费,你要是乐意,我们就过去。”

那人听到才要八十文,加上车马费一共给他们一百文,也没多少,这要是在县城里请个厨子回家,花二钱银也就能请个手艺一般的厨子。

他一口就答应下来,还先给了二十文的定金。

他以前只见过嘴歪眼斜的傻子,没能把顾安知和那傻子联系到一起去,只觉得顾安知是阮白泠的夫君,男人是一家之主,所以把定金交到了顾安知的手里。

顾安知把钱给阮白泠:“到时候咱俩一起去,正好去县城熟悉熟悉,看看摆摊卖凉皮的路线。”

阮白泠见他把钱直接给了自己,有些意外,他给钱的这个动作也太自然了吧。

不过顾安知经常犯傻,这钱还是自己收着比较安全,免得顾安知把钱丢了。

这次不仅接到了县城的单子,王家还有几个邻村来吃喜宴的亲朋好友,他们尝了阮白泠做的菜,向王家问了价格,感觉物美价廉,也跟阮白泠定了日子。

今天多了一个外村的订单,一个县城的订单,本村这两个月还有三家喜宴,阮白泠算了算,陆远之的一钱银子,另外两家一共一钱银子,外村一家七十文,县城的除去车马费一百文。

能赚将近四钱银子,不如夏天的时候直接去县城租一个没有灶台的摊位,差不多一钱银子一个月,总比走街串巷要省事的多。

回去的路上,阮白泠想起来自己第一次做席面的事,表哥家穷,请不起厨子来做喜宴,知道阮白泠做菜手艺好,就请了他过去帮忙。

那时候阮白泠才十五岁,觉得自己不行,还推脱了几次,最后硬着头皮上,效果不错。

村里人知道了他的手艺,一问价格,比请厨子来的价格要便宜许多,只要五十文,若是多加五桌就多十文钱,以此类推。

价格便宜,味道好吃,后来村里谁家成亲都找阮白泠去做喜宴。

有时候阮白泠一年能赚一二两银子,前两年娘身子不好,经常生病,还好他靠着这份手艺赚钱给爹娘买药,不然娘的病越拖越重,时间长了容易丢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