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荒:我的金手指通未来/干旱求生:农妇的穿越之旅(327)+番外

作者:昪宝 阅读记录

方晴儿笑了笑,不以为意:“先不必想那些,目前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身体调养好。我们车队是往南边去的,现在荒郊野外的,你们暂且歇着,等到了城镇再做下一步打算不迟。”

看杜疯娘母女语气虽然客气,但神色间依然有些戒备,方晴儿也能理解。不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但是也不必非要现在去刨根问底。萍水相逢救人一命,就当结了一段善缘。只要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就好了,至于对方能不能报答她还真没有太过在意。

而且经过了道林县和吉阳县的种种事情之后,方晴儿的胆子就大了不少,有了神仙大人傍身,她现在还还真不怎么患得患失了。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方晴儿就回了自己的车厢。只把何花留了下来,给王招娣做个帮手。

由于赵疯娘极度抗拒男人的靠近,赵明刚也并未再给她把脉,只能暂时给她一直用之前的方子。好在赵疯娘的身体底子相当不错,喝了两天的药之后,她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甚至已经能够挣扎着站起来走两步。

然而,赵家村一个村子的人,男人本就不少,对于杜疯娘这个被救下了的人,众人还难免带了点好奇心。杜疯娘作为被帮助者,自然也不可能提出其他人不要出现这种无理要求,因此,除了深夜时分,为了舒展身体下车活动一下,赵疯娘大多数时间都选择待在车厢里。

不过杜疯娘每天闷在车里头,倒也不是无所事事。她看到王招娣母女四人一有空就在那儿做衣服,但是手艺实在是不敢恭维,就忍不住开口指点了几句。

虽然李桂芝自己极有天赋,心灵手巧,做出来的衣服常常让人为之惊艳。但是她教学的时候,就有点儿像一句俗语了,“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因为她大部分时候都是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感觉来的,她知道要怎么做,怎么下针,衣服会更好,但是但这种纯靠感觉的方式,让王招娣母女很难领悟到真正的精髓。经常李桂芝说了半天,那边的母女四人还是一头雾水。

但杜疯娘就不同了,她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指导她们的时候,不仅会告诉她们要如何走针,还会耐心地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能带来什么效果。此外,她还会时不时地告诉他们一些刺绣、配色的小技巧。

也许正如老话所言,“名师出高徒”,经过杜疯娘几天的指导后,王招娣母女四人的手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原本就有些天赋的赵霞更是突飞猛进,能时不时得到李桂芝的夸赞了。

到了最后,李桂芝也禁不住这诱惑,开始每天都留在二黄车上,向杜疯娘讨教学习。

杜疯娘精通刺绣,但是并不止精通刺绣。李桂芝等人很快便注意到,她还有着极为精湛的梳妆打扮技巧。虽然杜疯娘自己总是以长发遮住半边脸颊,但娇娇儿这个小女孩,却总是被她打理得干净整洁,衣服暂时没有办法选择,但是发式都几乎无可挑剔。

赵芳三姐妹都是头一次知道,编头发都有这么多技巧。她们忍不住向杜疯娘请教,杜疯娘便也耐心地教起了她们。后来,连春秀都有些佩服杜疯娘了,她主动开口,希望能让丽娘和橘子跟过来跟着她学习一下这梳妆打扮的本事。要知道这也算是门很实用的手艺,以后方晴儿和淑姐儿都是能用得上的。

就这样,杜疯娘尽管可以算是寄人篱下,但她却凭借着精湛的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本事,赢得了不少赵家村女人们的真心敬佩和尊重。

第263章 杜疯娘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疯娘与众人逐渐熟络起来。在不动声色地探听和观察之后,她了解到这一群逃难的农民都是从一个叫赵家村的地方出来的,他们为了生计而被迫离开故土,要去南安县寻找新的安身之所。

得知这个消息后,杜疯娘才算稍微放下心来。这会儿世道不好,加上干旱和蝗灾,北方的百姓四处逃难已是常态,但她最担心的就是有人精心策划的骗局。若是有人假意救援,实则想将她与女儿引入险境,那对她无异于灭顶之灾。

但是赵家村人既然是整个村子的人一同行动,想必被人收买的可能性就小了许多。因此与他们一块同行,杜疯娘心中踏实了不少。

随着杜疯娘逐渐放松警惕,她开始偶尔不经意间透露些许过去的生活细节。再加上女儿杜娇到底年幼,还是七岁的孩子,虽然规矩极好,终究有小女孩的天真烂漫。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有那么多小孩子做玩伴,杜娇的不由得日渐开心起来。

有时,在和淑姐儿玩耍时,杜娇也会无意中说一些过去的事情。这些话被橘子听到后,便记在了心里,然后悄悄地告诉了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