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回到了福济堂,辛大夫这会子正在给另一个病人治病,看到三人进来,也只是点头示意一下,等到那个病人感恩戴德的离开,辛大夫看到细辛,才陡然想起收诊费的事情,正要再解释一下,只见细辛翻了个小白眼,却并没有说他。
辛大夫赶忙转移话题,让他们把参给他看一下。赵明亮想着反正细辛知道了,辛大夫迟早会知道,便干脆让方晴儿把这几颗人参都拿出来,让辛大夫再确认一遍。辛大夫见方晴儿两人居然买了好几根完整的人参,也吃了一惊。不过难得有机会过手这么多参,他便也没有多说,只一个一个细细检查。看完之后,才对着细辛点点头:“不错。”
细辛松了一口气,头也扬得更高了些。
辛大夫又看了看参片和参须,然后让方晴儿直接用参片入药,一次三片即可。然后把十包已经分好分量的药递给了她。
方晴儿谢过大夫,付了药资。去了人参之后,这十包药一共才八百文,比起现在高得离谱的粮价,实在是不算贵了。就算这样,辛大夫似乎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很久没有收到这么高的药资了。
方晴儿正准备付账,突然顿了下,想到辛大夫吃了观音土微微鼓起的肚腹,又想到自己原本只是想找借口给这个让人尊敬的大夫一些粮食,便停了下来,询问道;“辛大夫,我可以用粮食来付账吗?”
辛大夫一愣,用粮食付账,那是按哪个粮价呢?看他们刚刚买了那么多人参的大手笔,也不像是没有钱的样子啊。
“可以。”辛大夫还没有答话,细辛先说了。
他回来的路上虽然没有跟二人过多交流,但是就去的路中二人给他的烧饼还有在药店的行径看,这二位不像是小气的人。
辛大夫看到细辛已经答应了,便也没有再多说。方晴儿笑着道:“现在的粮食三十文一斤,八百文就是二十七斤,我给您三十斤粮食可好?”
“谢谢夫人。”辛大夫尚来不及说话,细辛便开了口。
方晴儿请二人稍等片刻,说自己回去取粮食,毕竟从身上取出银钱或者烧饼还说得过去,取出三十斤粮食就太荒谬了。
方晴儿出门之后,请神仙大人扫描,找了个无人的小巷子,快速的拿出了三十斤的粮食,然后往回走。
等方晴儿把一布袋的粮食提进来,细辛明显有些激动。方晴儿笑着示意他带路,放到后院里头去。
方晴儿把粮食放到了细辛指定的缸里头之后,就先出去了。过了不一会儿,细辛跌跌撞撞的跑出来,冲着方晴儿说:“夫人,那个……”
方晴儿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对着细辛眨了眨眼。
细辛明白了过来,心中感激,眼中湿润了一瞬,然后看到又在给人看病的爷爷,背着他对着方晴儿深深施了一礼。
第146章 再见春秀
方晴儿给的自然是三十斤的粮食,但是她那里在黄竹镇施完粥之后,可没有什么粗粮了,因此,她放的就是三十斤的碎米。当然,在大梁国看来,就是上好的白米了。细辛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细粮和粗粮不是一个价,三十斤白花花的大米,他哥哥能够去外头换回至少七十斤的粗粮,他们祖孙四人,可以撑好久了。在细辛的心里,方晴儿此举,无疑是刻意在帮扶他们了。
细辛之前一直不满于爷爷免费给穷人看诊,甚至看到实在困难的人家,连药都是半卖半送,要知道,他们没有钱,他年纪小,爷爷既是唯一的大夫,年纪也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姐姐是女孩子,家里采药的主力便只有哥哥一人,所以他对于爷爷这种行为非常不满,认为爷爷只知道心疼那些穷人,却不心疼自家人。
但是哥哥姐姐一直劝他不要那么想,还说爷爷自有分寸,对富贵人家还是收全资的。可是富贵人家根本就不会来找爷爷看病,反而是那些穷苦人家,一个传一个,都知道他们福济堂不嫌弃穷人,还赠医施药,来得越来越多。
但是方晴儿此举,却头一次让细辛认真思考起爷爷的这一行为来,他今天一直跟在爷爷身边,也知道,方晴儿两人就是听到了他和爷爷的争执,才有了这一举动。如果不是爷爷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己见,得到了穷人真心的感谢,想必这两人也不会有此举措。
细辛又想到以前,经常有被爷爷治好过的人家,拿来的一捧鸡蛋,两个苞米,或者一把炮制得乱七八糟,却整理得非常整齐的药草。虽然都不怎么值钱,但是却也是人家沉甸甸的心意。
细辛头一次觉得,也许爷爷是对的,哥哥姐姐也是对的,自己有些想差了。
正在细辛沉思的时候,春秀夫妻俩到了:“恩人。”两人激动地冲着方晴儿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