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大夫翻了个白眼:“怎么?她能治你媳妇儿,就是贵人事多。我这边就闲得很?”
“哪能呢?看我这不会说话的。”赵明亮假模假样的扇了自己一下,然后依然死皮赖脸地请辛大夫给写封信,连毛笔都给他摆在了手边上。
辛夷看他如此不要面皮,到底也感动于他是为了自己媳妇,还是写了一封短信,并在封面上落了款。赵明亮等信纸稍干,就急忙收进了怀里,这才对着辛大夫好一顿作揖行礼。
第144章 买人参
“行了行了。”经过此事,辛大夫似乎也习惯了赵明亮的嬉皮笑脸,他没好气的摆摆手,然后另拿了一张纸,唰唰地写了几行字,交给药童去抓药了。
“这个汤药,三碗水熬成一碗,去除药渣,空腹饮用。这里头要用到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生姜、大枣,我这里没有参片了,你们自己去大药房买。”
说罢看了两人的衣着打扮一眼,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买不到或者太贵,用参须也行。”
“好的,谢谢辛大夫。”人参对于农家人来说,自然是昂贵珍稀之物,好在他们有了方晴儿上次带回来的首饰换的银钱,倒还不至于用不起药。
辛大夫想了想不放心,再补充了一句:“参不用买太贵的,三五年的就行,再短点也没事。如果你们不懂怎么辨别人参,就去口碑好些的药店去买,记住了吧?”
方晴儿正要点头应下,赵明亮又嬉皮笑脸的凑过来:“辛大夫,救人救到底,您看这会儿您这儿也没有病人,不如您陪我们走一趟。我们付您鉴定的钱如何?”
“胡闹!行事怎如此轻狂。医馆怎能没有大夫,现在没有病人,万一下一刻来了人怎么办?”辛大夫怒斥道。但是看了看两人期盼的神情,想到人参对于普通农家而言,确实是贵重物件,到底又叹了口气,指了指旁边的药童说:“我小孙子细辛,三岁就跟我学习认药材了,现在已经学了四年多,让他陪你们去吧。”
“那万一有人来抓药怎么办?”细辛有些犹豫,但是听到这两人给钱,也有些心动。
“有人来了不还有我吗?你就放心去就是了。”辛大夫对着小孙子倒是语气缓和。
“行吧,跟我来。”细辛对两人招了招手,招呼了一声,率先走出了门。
两人跟在细辛后头,他显然是对县城里头很熟悉的,带着两人七拐八拐,穿过了好几个巷子,很快就来到了主街上。
他边走还边跟两人介绍:“同仁堂的药种类全,价格也实惠,但是药材良莠不齐,要会辨别才行。康济堂倒是都是好药,但是价格昂贵,一般就是达官贵人和有钱的大老爷们用。百草堂药材收购价格最好,老百姓们采了药草一般都送去他们那里。”
“那咱们去哪里买药?”听着细辛如数家珍,赵明亮微微弯腰,语带垂询。
“既然我都跟你们一起来了,我们肯定去同仁堂啊。”细辛有些骄傲的昂起头。
方晴儿没忍住笑了一笑,然后作势从袖子里摸出一个烧饼递给细辛:“那就要辛苦细辛了。”
细辛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想要又不太敢伸手。方晴儿见状,直接塞到他手上:“快收起来,让人看到了不好。”
细辛一听,也顾不得害臊,赶忙把烧饼用随身的油纸包了包,塞进了怀里。方晴儿提醒得确实有道理,就道林县现在的情况,烧饼这种细粮卖价可老高了,要是被人看到了,真挡不住会有动歪脑筋偷抢的。
很快,几人就在细辛的带领下进入了同仁堂。
“几位是买药还是卖药?”有药童迎了上来。
“我们来买人参。”细辛收了报酬,做事就不自觉更认真了些,他小胸脯挺得高高的,认真的回答。
那个药童看了他一眼,笑了一笑:“怎么,辛大夫现在开这么贵的方子了?”显然者人是认识辛大夫和细辛的。
“哼,天冬你别笑话我爷爷,我们要买参,你就说有没有吧?”细辛不高兴的哼了哼。
“有,我们同仁堂什么药没有。”那个名叫天冬的药童得意的抬了抬下巴,炫耀了一声,然后说:“跟我来。”
天冬把他们领到了卖药的柜台前头,跟管药材的大夫行了一礼:“师傅,细辛带了人来买人参。”
那大夫抬起头看了细辛一眼,也笑了起来:“细辛,你要几年的参?”
细辛看了看赵明亮二人,赵明亮忙上前说:“大夫,劳烦您,给拿个五年的参。”
“成呢。”那大夫人倒是挺好,从柜子里头取出包好的参,展开给三人看,还不忘逗弄了一下细辛:“细辛,这参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