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认可了。
墨纹心里一阵的酸楚,“多谢婆母体恤儿媳。”
心念转了转,想到赵嬷嬷所说的,不能太过于注重颜面。
……于是,她苦笑道:“其实,儿媳特别难过。要知道,当徐家来求亲时,儿媳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自与徐家亲,家里的好事接踵而至……”
徐夫人挺爱听这个,微微点头。她的亲妹子,要做齐王妃了,这门亲事,也不能说差。
“可是,昨天晚上,儿媳吓坏了,也哭了……都不知道如何面对今天的认亲……”
徐夫人叹息了一声:“明白。”
“不过……早晨,儿媳听到院子里有丫头在轻笑。儿媳怒极反笑,却也突然醒悟了。”
徐夫人轻皱了眉头。
“徐家请官媒,手续上一丝不苟。墨家所有的事,夫人您都是人到礼到。而且,婚礼花费那么多银钱,八抬大轿的抬了儿媳进门,不是为了羞辱和捉弄的。
夫君外出,肯定有特殊的原由。
如果儿媳在伤心、羞辱之下,被那丫头激怒,不管不顾的闹起来。那家里家外的,就都成笑话了。祖父会责罚夫君。祖母和婆母也会怪儿媳不懂事。
那徐墨两家,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这话说的,也很硬气。
现在的墨家,跟刚与徐家定亲时,不可同日而语了。
谦逊是应该的,但也别太不拿我当回事!
徐夫人点头:“徐可天资聪慧,又受宠,多年顺风顺水。年青人,难免有些心高气傲。凡事以自己的感受为第一,不够稳当。这个,我也知道。
人都要有这么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做的事情多了,会稳重下来的。”
“婆母说的是。”墨纹点头。
“你那院儿的锦芳,原是老太太屋里的。当初,也是个干净灵巧的丫头。这么多年,院子里只她一个,怕是心养大了!
之前,我就听说过一二。这样没个眉眼高低,还想挑事儿的丫头,是不能留在身边的。你刚进门,就先看看。如果还不行,交给我来办!”
“多谢婆母。”墨纹心里踏实了。
“家里的事,是我带着你大嫂来管的。这是规矩,你摸不着。你现在重要的,是跟徐可好好相处。等有了子嗣,我会把名下产业,给他们哥仨析一部分。然后,交由你打理。有空时,多学学。”
“是。谢谢婆母。”
“这套东珠首饰,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你拿去戴吧!”
“母亲……儿媳怎么好意思?刚刚,祖母把太后娘娘赏的镯子都送儿媳了……”
徐夫人有些意外:“老太太喜欢懂事又好看的姑娘。你就都收着吧!”
出得门来,墨纹感觉所有压抑都没了,颇有些脱胎换骨的意思……
165三朝回门
回到自己院,徐可还没回来。
墨纹没问,也没理会锦芳在院子里闹出的动静。
刚进门,事情还不少:归置嫁妆。礼物都快堆满一屋子了,得入库,登记造册。
还有刚收到的银票……
打开一看,差点笑出声。
转手交给杜鹃:“好生收着!”她才不会给徐可呢。
带着丫头们忙活着。
中午是在自己屋里吃的,不想停下来乱想,连午觉都没睡。
到了傍晚,徐可才回来。
二人只客气了两句,别的什么都没说。
又换了衣裳,去后头跟家里人晚宴。
徐家没有给媳妇立规矩的习惯,直接让她坐下吃饭。
徐嬷嬷,还特意介绍了一下徐家做得好饭菜。
饭堂宽敞明亮,伺候的人众多,器具精美,饭菜做的跟外头馆子一样讲究。
静静的吃饭,没人说话。
母亲的炫耀,三婶的报怨,大伯和父亲碰酒杯、交谈,墨青吃这吃那的叫嚷,还有墨媛细声细气的小话……
都已经成了过去,心头一酸,勉强吃了些东西。
应付完,再回屋时,她眼睛就已经睁不开了。
梳洗上床,人立刻晕睡……
徐可看着她,松了口气,确实是个好应付的。
转眼,却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马鞭,大喜:“娘子,这是祖母给的?”
墨纹翻了个身,“是……祖母还给了一只太后娘娘赏的镯子呢……”
说完,她就睡着了……
徐可拿着马鞭,试了试手,深感满意。
回身看着床上的人。
薄被搭在身上,也难掩优美的曲线。
虽然来自公主的压力让他身心俱疲,美色当前也没什么欲望。
但对于这个妻子,还是给了不低的认可。
转天,是回门的日子。
早晨起来,先认了房中人。
锦芳把这位新太太身边的丫头都打量过了:没什么出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