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程走完,陈公公拿着赵家的谢礼回宫。
李倞这才正式下跪。
墨伊一看,也在他身边跪下。
大家又都咋拉的跪下了,正式贺寿。
受完礼,老太君才说:“七郞快起来……坐这儿!”
李倞上前,坐在老太太身边。
他的大个子,把老太太映得特别小。
仔细的把他从头到脚的打量一番,老太太才笑着问:“哪个是你未来的媳妇?”
所谓老小孩儿嘛,她现在特别爱逗趣。
李倞淡淡一笑,指了下墨伊。
这就是妻妾天壤之别……冯侧妃亲眼看到这场景,就感觉有只手,把她的五脏六腑往一起攥,又疼又拧巴。
墨伊上前一步,“老太君,晚辈墨伊,给老太君贺寿!祝愿您福寿安康……”
“姑娘这名字好听,过来我瞧瞧……”
墨伊走到跟前,心中也有些意外,这老人家年纪这么大了,眼睛一点都不混浊,清亮有神的。
正巧,老太君也感觉墨伊的眼睛清亮有神。
仔细看完,转头跟旁边的大孙媳妇,也就是李倞的舅母说:“这孩子长得周正!尤其是这双眼生得好。清清亮亮的,这丫头啊,聪明又安稳。”
老太太喜欢夸人,但有时是浮夸。而此刻,是真心的……
长孙媳妇常年在她身边伺候,自然能听出来,也跟着肯定,“依您的见识,您说不错的,那肯定就错不了!”
墨伊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粉。
“什么时候成亲哪?”老太君问李倞。
“初步定在明年。”李倞随口说。
冯侧妃就是感觉自己今天是来遭罪的……
老太君不乐意,“那可不成,太晚了!”她心里话,我还得活着看你嫡子出生呢!
“那您人家得了空,给看看好日子……”李倞少有的温柔,耐心的哄着老太太。
“好好好!回头老太太就去查!定好了,你可要听!”
墨伊拿出一件东西,“老太君,这是晚辈自己做的,您老人家别嫌粗糙。”
“你自己做的?”
老太太接了过来。
那是一个黄褐色的原木,打磨成的碗口大小的圆饼状物。上面编有络子,应该是个挂件……
那木头带有扭曲的纹路,似是云纹。上面还雕刻了:安、康、宁、寿、喜,乐。六个字。
入手,就闻到一股香味,“这是什么木头?纹路应该是原有的吧?有香,却又不是沉香……”
“老太君,这个叫做崖柏。生于太行高寒之地。有了这种油光的,应该是陈化了上百年的。”
“崖柏……柏树我知道,崖柏还未曾听说过。”老太太直接放在鼻子下面闻,她喜欢这味儿。
“晚辈看过书中记载,此树长在悬崖之上,生长几百年,也才小小的一棵。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香味和油光。”
“嗯……这个味道好闻!”
“这就是纯木香。感觉着,要比沉香轻柔些……”墨伊分析。
“你说的对。闻着,就似身处林间了。七郎……想当年,我跟着父亲在原山住过一阵子,就是在那里遇到你曾叔祖。
那个时候,我们年纪还小,在溪边生火做饭。我带着几个小姑娘去捡柴火,你曾叔祖带着男孩子抓鱼,剥兔子……我记得整个林间,就是这个味道。我们唱着小曲,跑跑跳跳的,欢快极了……”
这个味道,令老太太面带微笑,悠然神往……
“老太太我喜欢这个!”
这样也行?
大家彼此看着,合着,我们那么多名贵的物件,都比不过这么块木头?
李倞却定定的看了墨伊好一会儿。
嗯,这样王妃,也不错……
140讲究缘分
“老太君,这是晚辈的四姐墨媛!”
墨伊给老太君介绍。
赵嬷嬷在人群中暗自观察着墨伊头一次的社交,表现的还比较稳定。
墨媛拿出娇美的笑颜,上前福了一礼,真诚的拍马屁:“见到老太君,墨媛才知道:鹤发童颜是什么意思了!也才知道一头白发,竟也能这么好看!”
这话说的……大家都捂着嘴笑。
冯侧妃在心中冷哼:小门小户的,当众就卖乖讨巧,真是没脸没皮!
老太君却很高兴,指着墨媛对长孙媳妇说:“这丫头长得好,说得更好!跟云清她们,倒有些像……”
同自己孙女相比,这是在夸她吧?
墨媛掏出件绣品:“这是孝敬您老人家的,您可别嫌晚辈笨拙。”
“我来瞧瞧……”老太君挺给面子,亲手接了过来。
是幅绣品,松鹤图,看上去倒没什么太特殊的。不过,构图和技法,若是姑娘家自己绣的,那就相当了不起了……
起码赵家从上到下,连这一半水平的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