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大多数照着一定轨迹慢慢变化着。
变化最大的是齐国民,他把邓秀珍的话听进去了,张罗着开了家房地产公司,买了好些旧房子和地基。生意早就扩张到了外省。
一年过去,资产翻了无数倍,为感谢邓秀珍,他和方梅强硬地要塞给邓秀珍几个门面,几套房子,外加一栋别墅。
被邓秀珍同样强硬地拒绝了,无功不能受碌,而且齐国民和方梅已经帮她太多太多了。
不仅全心全意全方位帮她,还暗中帮助邓秀梅,给邓秀梅安排事做,指派人在邓秀梅身边不停地灌输新思想,潜移默化之下,让邓秀梅彻底改变。
然后又找人去邓秀梅前夫和孩子那里做说客,让他们原谅并接受邓秀梅。
对邓金贵,就是直接出手了:出地方出资金,与邓金贵合伙开了个大型汽修厂。
跟前世一样的是,邓家没有征用,陈家湾拆迁了。
邓秀珍获得四个门店,一套房的补偿。她也懒得做生意,直接把门店租出去了。
房子装修好后入住,平常日练练瑜伽,跳跳舞,偶尔出去旅旅游,那日子,过得怎一个爽字了得。
文欣买的南山村的房子没有拆迁,因为南山村和南山区不是一码事。
南山区是深城的高端区,房价翻了一百多倍。
南山村还是村,但南山村附近建了厂,租房的人多。覃文欣把平房拆了,建成一幢四层楼,全用于出租,收入很可观。
另外姚素英计划卖了老房子,去买大商品房,覃文欣提建议不买新房子:新房太贵,旧房子也能住,不想让公婆压力大了。
姚素英觉得房子小了点,四口人住不方便,特别想到儿子媳妇生了孩子更不够住。刚好有家经济条件好的,去外面买了新房子,旧房子要卖,她去看了,面积大,价格不高,就赶紧买下来了。
没想到没多久,房子拆迁,一下补了两套房子,还补了一个门店。不仅面积大楼层好,周围配套设施更是到位。
住房宽敞明亮,门店别人抢着租,租金不菲,一家人瞬间上升了几个阶层。
这一下把姚素英、龙从军他们高兴坏了,直说覃文欣就是他们家的福星,个个对她欢喜得不得了。
等文欣生了对龙凤胎,那更是被捧上了天,莫说让邓秀珍来带孙子,就连文欣都跟皇后娘娘似的,享尽尊贵,啥都不用干,只管吩咐就是。
用邻居羡慕的说法就是:覃文欣要星星,龙家人绝不给月亮。
转眼又是几年,邓秀珍感觉自己玩不下去了:覃文静三十四了,覃文煜也二十八了,两人根本不提结婚的事。
第242章 、这些孩子到底想干什么
人总是这样,生活达到了某种要求,就会去追求另一种完满。
邓秀珍现在不缺钱了,再也不用为了钱去穷扒苦做,拿身体健康去换碎银几两。
覃彦林健健康康陪在身边,而且对她特别好,用呵护备至很恰当。
也不用带孙子,还可以说走就走去看世界,就连娘家人、婆家人的关系都处好了,不喜欢她的不敢来惹她,其余的都表现得特别喜欢她……
前世她后半生的愿望,在现在几乎都实现了,可是,她心里依然愁闷不巳:文静文煜,啥时候能成个家呀?
起先她打电话催,直接催过,也委婉催过,到最后孩子们一接到她的电话就警惕异常,只要她一提成家,两个孩子就以忙为借口,第一时间挂断。
然后,她和覃彦林跑到深城去当面催,结果无奈地发现覃文静和覃文煜都间接性耳聋:想听的能听到,不想听的半句都入不了耳。
覃文欣倒是听话,总顺着她说话,也帮着她劝文静文煜成家,说得头头是道,在情在理。
还时常把孩子带出来陪邓秀珍,怕孩子闹,累到了邓秀珍,总是带人照看孩子。
几个孩子轮流着照护,让邓秀珍他们吃好喝好,再加殷勤陪伴,言语恭顺,让邓秀珍丝毫挑不出理来。
至于催婚效果,为零。
无奈,邓秀珍只能求助张六英。
张六英生意越做越好,不仅家政公司扩大了规模,开了分公司,还顺应时代发展,另外开了家规模不小的婚介公司。
“她们是身边没有条件合适的人,还是其他什么情况?”要促成婚姻,得先弄清楚对方情况以及需求。
“我也不清楚情况,这些年我也不在他们身边,就连他们在哪里上班都不了解,更不知道他们圈子里的情况。”邓秀珍满脸愁容。
她几次问文静
文煜在哪里上班,他们总是含糊其词,还是文欣告诉她,她才知道他们各自上班的地方。她趁他们上班的时间去过,想着偷偷打听一下,可公司有保安有前台,根本不让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