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那个老头,老头带他们找到房东。房东也不废话,直接带他们两口子去办手续。
手续顺利,半个上午就办完了。
两人拿到钥匙,上街买了把锁,又买了锅碗瓢盆和毛巾筷子等生活用品。这才回到买的屋里。
覃彦林换锁,邓秀珍打扫卫生。两人把家里粗略收拾了一下后,又上街去买床,买桌子凳子。
忙完这些都一点多了,两人赶紧洗了手和脸,拍干净身上的灰,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拿着买房手续去三小。
找到办公室,办事人员说还要身份证、户口本,以及现在就读学校的证明。手续办齐后,再等通知。因为现在每个班的学生都多,要调剂,他们还要向上面递报告,办学籍证明。
两人离开学校后,在巷子口买了些水果提着去找那个卖东西的老头。
老头倒是没客气,直接收下了水果,问他们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覃彦林将学校的说法说给老头听,问老头:“您有没有学校的熟人?我想让孩子转学手续早点办好。”
老头想了想说:“你们买两条好烟,我带你们去见个人。”
覃彦林听话地去买烟,邓秀珍陪着老头聊天。问老头:附近有没有好点的铺面卖?
老头说,这个要去打听,他不是很清楚,但巷子口右边第二家铺面的二婆,经常帮人介绍房屋买卖和出租。找二婆应该可以问到。
正说着覃彦林回来了。
老头关上门,带着他们俩来到蒲中对
面的一栋居民房。
老头让覃彦林敲一户人家的门。敲了好一阵,才有人开门,看到覃彦林,那人脸色一冷,还皱了皱眉,把不悦明晃晃地写在脸上。
看到老头,立马换了笑脸,热情将老头迎进了屋。
覃炎林和邓秀珍跟了进去。
听老头和对方谈话,他们才知道,老头带他们来见的是三小的教导主任。
李主任听老头介绍了一下他们的情况,让他们把资料都拿给他看,最后交代他们明天上午再去三小。
然后老头就带他们离开,那个李主任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口。烟也不肯收。还是老头发话,李主任才收了。
覃彦林夫妻俩心里开始明白:老头身份应该不简单,起码在李主任心里分量很重。
老头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房子帮忙介绍,孩子转学帮忙办,两人非常感激,要请老人吃饭,老人拒绝了,说事情办好了再说。
想着明天上午还要来,两人干脆上街买了一套床单被套被褥,在新买的房子里住一晚,明天赶早去三小。
第二天到学校,办事员还是昨天那个办事员,只是态度简直一百八十度大翻转,今天那叫一个热情周到耐心到极致,他们的事情办得特别顺利,甚至覃文煜年龄不够,他们都特别照顾。
住房买了,孩子转学办了,进城的准备工作都办好了,顺利得让他们感觉像做梦。
接下来就是回家租车搬东西。好在他们这些年都是租房,置备的家当不多,桌子和床在城里不适用,东西就更少,一车就装完了。
在覃修文还有几个邻居的帮助下,顺利搬好了新家,接大家在餐馆吃了顿饭,大家就都回去了。
晚上一家人聚在新房子里,看着还在忙碌的老公,还有兴奋地四处看的孩子,邓秀珍重生来第一次感到了安稳。
第18章 、做生意还是自己有门店好
第二天,一家五人前往学校,文静和文欣怀着对新学校的好奇与期待走在前面。邓秀珍牵着文煜的手和覃彦林并排走在后面。
学校门口简直是人山人海,几人从人群穿过,前往会议室。昨天办事员交代了,新生今天先到会议室登记办手续,然后各班班主任领走自己班上的新生。
覃彦林一家人来得早,没想到比他们早的大有人在,会议室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直到八点半,才开始办手续,覃彦林把三个孩子的手续都办完,已经是九点多。等到孩子被老师领走,就十点半了。
两人计划着去二婆那里问问买门面的事,再买菜回去做饭吃。刚走到门口,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一一袁启文。
幸好袁启文偏头跟人说着话,没往这边看。
但却是朝着这边来的。
两人四顾一看,会议室有两扇门,一扇门工作人员刚关上,正上锁,等他们过去了,只怕已经锁上,而袁启文也该走进来了。
另外一扇门就是他们正准备出去的门,而袁启文正走过来。
走是走不了了,但不走,让袁启文看到就麻烦了。
两人快速往墙边退去,躲进了一间堆着杂物的房间,赶紧关上门,听着外面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