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露声色,善于藏巧,方能长久。”
他微微转头,目光和蔼地望向顾玥萱,眼中流露出长辈特有的慈祥:“这次你拿出的银两已经足够了,今后不准再提此事。记住,除了博儿和我,此事不可对外人道,明白吗?”
作为屠苏家族的族长,老祖父一心为家族的未来着想。
这位有远见的长辈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家族的未来将落在年轻人的手中,因此并不限制子孙的发展,甚至暗中支持、悉心指导,乐见其成。
然而,人心并非总能一致,长辈之间的心思也时有不同。
如果让家族其他成员得知顾玥萱还私藏有银钱,那么家族中恐怕又会生出新的波折。
顾玥萱微微一愣,旋即迅速点头如捣蒜。
“祖父请您放心,我已将这些话深深刻在心中。”
“既然如此,那就好。”
“你婆母以及两位婶娘,她们素来安分守己,毫无半点野心,更缺乏那种冒险犯难的勇气。未来,当博儿执掌家中外务时,你则负责内务,这个家的经济大权将会交到你手中,你需要多向她们学习,但也不可局限于家内琐事,眼界放宽,格局放大。”
老祖父想到顾玥萱不久前递交给自己的那份计划书,其内容条分缕析、逻辑清晰,不禁令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
“正如你所说的,今日的开荒仅仅是一百二十亩,这只是个开始。假以时日,这些土地将变成千亩万亩,田中的粮食也会堆积如山,甚至超出我们最狂野的想象。这些都将成为你强大的后盾。”
顾玥萱突然下定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土地开垦,不惜一切代价扩大版图,这个决定在旁人看来颇为突兀。
老祖父想到远行未归的屠苏博,心中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那些深藏心底、不便言说的明白渐渐浮现在脑海。
若非屠苏博的所作所为让顾玥萱感受到了紧迫感,她或许也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策。
老祖父缓缓地吐出一口长气,说道:“话又说回来,你似乎并不是那种野心勃勃的人。”
顾玥萱深知在老祖父这位老狐狸面前,自己根本无处藏身,于是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坦白道:“实不相瞒,我这个人其实并无太多追求,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解决一日三餐,只要能吃得饱、喝得足,我便懒得多想其他。但形势逼人,有时候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不论屠苏博此次远行的结果如何,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其实都一样。
要么尽快在房陵的土地上扎根,想法设法赚更多的银子,为将来的公道与真相打下基础。
要么就永远默默无闻。
屠苏博显然不愿意默默无闻,那就只能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想到杳无音信的屠苏博,顾玥萱脸上的笑容不禁淡了几分,她微微扯了扯嘴角,闷闷不乐地说:“我们家的未来开销巨大,若是只靠这一点一滴的积累,恐怕有一天我连心仪的饭菜都吃不上,这如何能不让我焦虑?”
老祖父霎时开怀大笑:“你这份率真,倒是让人欣慰。”
言至如此,已无需过多赘述。老祖父微微合上双眼,语重心长地说:“你与博儿同心协力,这样的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更让他感叹不已的是,那个看似柔弱、被屠苏博呵护备至的小女子,在丈夫缺席的情况下,竟也能独挡一面,其决断之明,甚至不亚于他那位引以为傲的孙子。
如此出色,出乎他的预料。
老祖父轻轻一笑,忽然想起一则典故,缓缓地说道:“你可曾听闻过‘铁娘子’?”
顾玥萱一脸困惑地眨了眨眼:“铁娘子?”
“正是。”
第227章 掌握的唯一线索
老祖父微眯着双眼,望向那片正在成形的荒地,不紧不慢地讲述起来:“这位铁娘子,原是边关小镇一位官员的妻子。家国遭遇外敌入侵,局势岌岌可危,她连失丈夫和爱子,悲痛之余,毅然披挂战甲,挺身而出。”
“她以柔弱女子之躯,抵挡外敌侵袭,在朝政风雨飘摇之际,她集结流民,组建军队,誓死捍卫国家的边疆。战乱之后,她鼓励民众耕作,发展商业,硬是将一片破败的山河,重新整顿成繁荣昌盛的景象。”
“后人尊称她为铁娘子,为纪念她的丰功伟绩,特地在边关竖立了一块长生石,刻录她的一生事迹,并修建庙宇,祈求她的长生。我国初立,朝中本有意对她进行封赏,可惜天不假年,她在壮年之际不幸病逝。”
老祖父讲完,目光转向满脸惊奇的顾玥萱,轻声细语地说:“世人常说女子如蒲草般柔弱,然而蒲草虽柔,却内含坚韧之质,其韧性甚至胜过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