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玥萱目睹他面无表情地步出屋门,眼神示意屠苏博。
是不是该你去劝劝他?
屠苏博瞥见老祖父眼中残留的冷漠,不动声色地身去。
谁沾染霉运,谁就自求多福。
他选择不去。
屠苏博虽未出手,却仍有人不幸中招。
比如突然被老祖父捉住的顾玥萱。
顾玥萱勤奋学习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甚至那些让无数学子头疼的外语在她面前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但她的古文水平仅限于高中时期背诵的古诗词,面对出身状元的老祖父,她不过是一个略识文字的门外汉。
老祖父将她叫到面前讲述经典,讲的是《春秋》中的篇章。
她对其中的深意一知半解,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挣扎,听得糊里糊
涂,脚下虚浮。而老祖父则轻松自如地讲述着,看到她的窘境,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轻声问道:“你听懂了多少?”
顾玥萱紧张地回想所听内容,结结巴巴地背诵出来,声音越来越没有信心:“记住了,不过……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
她原本害怕老祖父会批评自己只会死记硬背,不知灵活运用,不料,老祖父听后只是轻轻一笑。
“你似乎对史书更为偏爱?”
每当讲述史书时,不论是哪一节哪一段,顾玥萱都能听得眼睛发亮,充满兴趣。但换成其他内容,她的表现就显得不那么出色了。
顾玥萱无奈地垂下了头,声音虽低沉却真挚地开口:“聆听历史,就如同沉浸在一则则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
谁能抗拒那悠扬的传说之音?
尤其是像老祖父这样身怀绝学的文坛巨匠,他信手拈来的一段段经典典故,对她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珍宝,这样的面对面传授,实属千载难逢。
顾玥萱深知,在这个时代,女性能有机会读书识字是多么的不易,而能获得与屠苏博同等的待遇,得到老祖父亲自的教诲,更是她难能可贵的好运气,她倍感珍惜。
“祖父,我暂时还有些地方未能完全理解,但我向您保证,我绝没有懈怠偷懒。”
“您所讲述的一切,我都已铭记于心,每天回到住所,我都会在练字之际将所学默写下来,遇到困惑之处,我也会向屠苏博请教,请您放心教导,我定会全力以赴地学习!”
她的承诺坚定而诚恳,老祖父眼角的笑纹愈发深刻。
“我之前并未察觉你有过耳不忘的惊人天赋,难怪你每次的进步都如此显著。”
第142章 床底下藏了宝贝?
原来她在私下里也是加倍努力的。
没有哪位师长会不喜欢勤奋好学的门徒,老祖父也不例外。
他缓缓地吐出一缕气息,示意顾玥萱坐下,温言道:“你不是喜欢听讲史吗?那么,我们就从这里开始,逐渐深入,慢慢给你讲解。”
“去把博儿和旻洋他们也唤来,闲暇之时,你们便聚在一起聆听。”
屠苏家的私家讲学堂在屋内悄然开课,一群孩子纷纷抬头,聚精会神地听着。
余氏见了,不禁哑然失笑。
她低声对席兰芳说:“瞧瞧,若非亲眼所见,还真以为咱们家开了一个家庭私塾呢。”
不可否认,这些孩子们学习时的模样,确实令人赞叹。
席兰芳望着屠苏筠曦努力在小凳子上端正坐姿,耳朵竖得老高,却仍有些听得云雾缭绕,轻声说道:“这样也好,这是孩子们难得的福气。”
如果是在京都,渴望拜入老祖父门下的文人学子不计其数,可他们中许多人连听他几句教诲的机会都无缘得见,老祖父哪有闲情逸致把晚辈们聚在一起亲自指导?
就算女子,多听多学也是有利无弊的。
小学堂暂告一段落,饭后的时光,孩子们各自温习功课,消化所学的知识。
顾玥萱的脑海中仿佛分裂成两个世界,一边是老祖父讲述的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另一边则是她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搭暖棚中的热情。
顾玥萱思路清晰,逐一梳理着自己的想法,然后歪着脑袋,目光闪亮地看着屠苏博,突发奇想道:“屠苏博,你觉得等咱们手头宽裕了,咱们是否能在村里为祖父创办一所私人学堂呢?”
“开设私学?”
屠苏博的表情有些惊讶:“你为何忽然萌生这个念头?”
顾玥萱轻轻用笔尖顶着下巴,漫不经心地说:“就是突然间灵光一闪。”
“祖父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如此宝贵的知识若就此埋没,岂不是暴殄天物?待到我们经济条件转好,我们可以雇佣工人帮忙耕作,祖父就不用再在田间地头耗费过多时光。到那时,我们可以把村里的孩子召集起来,邀请祖父亲自授课,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