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那哀家就自己给你定下哪些闺秀了啊。”
接下来又很自然的谈起国公府里几位姑娘的婚事。
太后很是慈爱的拍着欢颜的手,“哀家把几位侄女儿就托付给你了,你作为她们的大嫂,一定要尽心尽力,要给她们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夫婿。”
欢颜心里暗暗叫苦,她们都从教司坊出来,该怎么给他们找如意郎君?
家世高的估计看不上她们,可要是家世低的估计她们也看不上。
面上却是却是不动声色,“请太后娘娘放心,她们是夫君的妹妹,自然也是臣妾的妹妹,只要她们不怪臣妾臣妾多管闲事,那臣妾肯定会多关照几分的。”
太后听欢颜这莫罗两可的话,心里立马不喜,脸色一板,还想多敲打几分,被郭文韬给打断了。
“姨母,这么久没见,您就只关心表嫂,不关心韬儿了吗?”
“怎么会?这些年,可哀家可想你啦。”
“真的,我娘也说可想您了。只可惜这些年她也鞭长莫及,帮不到您半点忙,她一直都心存愧疚。”
“胡说,她怎么没帮忙了,当年你们救了皇帝,就是大功一件!”
“可那时候救皇帝表哥的是表嫂啊!……”
就这样,太后终于在郭文韬的插科打诨下放过了欢颜?
等回到国公府,欢颜这才对着丁佩安畅所欲言。
“你的这位太后姑姑可真不一般,一番敲打下来,让人硬是挑不出半点礼来。
难怪能在那吃人的后宫中全身而退,还让儿子坐上高位的呢。
还有,你那几个妹妹你心里有什么成算,也跟我说说吧,让我有个底。
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先跟她们说清楚为好。
省的我们在这里剃头挑子一头热,她们却认为我们给找的配不上她们,到时候又不愿意嫁那就得罪人了。”
“我们是他们的兄嫂,所谓长兄为父长嫂如母!
给她们找的,她们还能有什么看法不成?”
“行了,行了,行了!她们又不是你手底下的兵,还真的什么都能听你的不成。
我会挑个时间问问他们,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你那位姑奶奶,该怎么办?”
这话让丁佩安也犯了难,这位姑姑是庶出,不像太后跟郭文涛母亲那样的。
要真是她们俩那性子,当时她夫家敢这么随意的休弃于她,还敢把嫁妆扣下来,估计能一把火烧了那夫家。
可这一个,就总是差了那么点底气还是什么的。
明明同样是国公府出来的小姐,明明老国公夫人对她也并没有什么苛刻,可她就觉得自己是庶出低人一等。
叹了口气,“还是问问她吧,看她自己有什么打算?
听说那段家人早就已经娶了新媳妇,她要跟那姓段的再续前缘肯定不可能。
如果她愿意,也给她找一个人嫁出去吧。
反正有太后娘娘这姐姐在,应该有多的是人想娶她。”
欢颜点点头,“这倒也是,不过当初她的嫁妆可是要去拿回来才行,毕竟她在那家里又没有生孩子。连扣人嫁妆的事都能做得出来,也不知道谁家办事能这么不地道的?”
于是,第二天等欢颜空闲下来,直接去了那三姑姑的院子。
欢颜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问她以后有什么打算?
三姑姑顿时唯唯诺诺的看着欢颜,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才说道,“我……这……侄媳妇,我我我能不能够在府上养老,不不回那段家了?”
欢颜见她那个样子,也能猜到她估计以前在夫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此只给她吃了颗定心丸,“这你就放心吧,那段家已经娶了新媳妇。就算没娶,我丁家的姑奶奶,也不是他们想要就要,想赶就赶的。
就是以后你有什么打算?想不想再走一步?当然如果你实在不愿意,那么也大可以放心,勇国公府上也肯定有你一口吃的,亏不了你去。”
顿时她松了一口气,欢快的回道,“那我不嫁人!你要是觉得我在府上有点碍事的话,那我可以住去庄子上,你看行不?”
欢颜摇摇头,“你如果去庄子散散心的话倒是没事,可哪有大归的姑奶奶长期住那里的?
行了这些你都别管了,之前你被修回来,你的嫁妆单子带回来没有?”
“带回来了,原本那时候我还想用我的嫁妆容把几个侄女赎身救出来,可他们不许我拿一丁半点的。
我就只能把嫁妆单子,夹在衣服缝里给带出来了。”
然后转头吩咐她身边伺候的贴身丫鬟,“去把我的嫁妆单子拿来给国公夫人过目。”
这丫鬟也就是从段家带出来,唯一一个比较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