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落君怀(98)

作者:棠晞 阅读记录

晚间回到京兆府,越修一见着她,便将她拦腰抱起,在院子里转圈,“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冉冉,你帮了我大忙了!”

凤清开始被吓了一跳,紧紧搂住他的脖子,后反应过来,狂拍他的背,“你干嘛呀,吓死我了,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不能,我这么好的夫人,我当然要紧紧抱着才行!”

“那你怎么感谢我?”

“我确实有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你快说!”

越修却故意闭上了嘴,微侧了脸,意味明显。凤清明白了他的意思,看了看四周没人注意这边,捧着他的脸,快速“啪唧”亲了一口,“快说快说!”

越修满意了,这才徐徐开口,“公维来信了,建康的案子有进展了……”

第45章 真相为了对付韦家,他们还真是不遗余……

持续了几个月太学舞弊案,终于落下了帷幕,谁都没想到,最后在案件真相大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居然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小人物。

荆州刺史崔鸿,为了给越修使绊子,借口连日下雨,河道涨水,不利行船,延后了秦肃为越修造势的那一万人马的粮草,导致秦肃最后不得不后撤。虽说最终没有影响大局,但当时确实给越修造成了很大麻烦,迫使他不得不冒险夜潜黄河,以致身受重伤。

与独孤彦会师后,越修便去信秦肃问责,秦肃也不瞒着,一边回信解释,一边一折奏章将崔刺史告至陛下面前。

朝会上,陛下令

人宣读了秦肃的奏章,一时群情激愤,遂当庭下令兵部陈尚书彻查,如若属实,依军法处置。

崔仆射虽有心回护,但见满朝文武皆愤慨不已,已到嘴边的话只能咽了回去。

消息传至襄阳,秦肃立刻派兵围了刺史府,崔鸿为了自保,将自己的长史推了出去,说是其自作主张,与他无关。

长史姓李,是崔家养了许多年的幕僚,崔鸿赴任时,崔仆射特意让李长史跟着,以襄助崔鸿掌控荆州。

李长史也没想到崔鸿居然翻脸不认,起初他还紧咬牙关,以为崔家会救他,却不想好几日过去,崔鸿一直都没出现,出现的是崔家的死士,来要他的命。

他这才明白,崔家放弃他了,死里逃生之后,他求见秦肃,将他所知道的,崔家这些年暗地里的勾当全都交代了,太学舞弊和假银就在其中。

秦肃越听越心惊,不敢擅专,当即决定亲自押送李长史回建康待审。

有了李长史的口供,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联合,手段雷厉风行,很快便掌握了不少证据,鲁元在重重证据之下,不得不如实交代。

原来是幕后之人无意中撞见了凤藻与梁鸣来往,于是利用此事,授意鲁元拿着考题,多次在梁鸣面前自夸,引得梁鸣意动。后又以赚钱为由,拉着梁鸣与他一起售卖考题,事发之后,他再将一切推给梁鸣。

大理寺查梁鸣,肯定会查到凤藻身上,韦侍郎又是主考官,如此一来,泄题一事毫无疑问便指向韦侍郎。

至于王福,月红等人,也早就在幕后之人的算计之中,他很了解凤清的性格,知道此事她不会全然信任越修,定会自己查,但她能用的人就那么几个。引凤清入局,更加坐实了韦侍郎泄题舞弊,韦家杀人灭口,意图开脱。

若非假银案突然被告发,太学舞弊一案僵持一段时间,没有新证据,就要如此定案了。可偏偏就在查假银案时,发现了两个案子之间似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上天确实眷顾韦家,崔鸿的一番操作,让案件急转直下,一旦撕开一个口子,后面便是一泄千里。

凤清听越修说完,不禁唏嘘,“还真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我之前还是想简单了。”

越修开解她,“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知道主动出击,强于众人远矣。”

“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你还记得陆绎吗?”

“当然记得,他不也是这一届的考生吗?”

“其实,起初我们只是在税银和军饷中发现了有假银出现,正在查的时候,陆绎拿了一份押题给陆绶,说是从同期那里买的,韦家流出来的考题。我们便请了岳父来看,没想到竟真是考题,去查鲁元的时候才发现,他和假银案也有关联,于是才商议决定将计就计,只是委屈你们了。”

“所以,竟真是王诣?”

“是,也不是。”

凤清奇怪地看向他,“此话怎讲?”

“王诣只是舞弊案的幕后黑手,假银不是他,他只是一个小辈,掀不起这么大的浪,假银是王家老太爷的手笔,就连崔仆射,都被牵着鼻子走。只是王老爷子确实老谋深算,现有的证据不足以指控他,倒是崔家,这次算是完了。”

上一篇: 公主与贼 下一篇: 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