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落君怀(88)

作者:棠晞 阅读记录

牡丹忙扶着她披上外衣往书房去,坐在书桌前,她奋笔疾书,很快便修书一封,用朱漆封好,递给牡丹,“速速派人送出去,快马加鞭,不得耽搁!”

牡丹郑重领命而去。

凤清并未回到寝室,而是打开了舆图,按着越修的行军路线划了出来,她盯着上面的箭头,最后目光停留在潼关二字上。

作为长安长大的她,可太清楚潼关的重要性了,向来传闻可挡十万雄兵,越修就带了那么点人,困难可想而知,她不由得又蹙紧了眉头。

凤清的梦境没错,或许这就是上天冥冥之中给的警示,越修这边确实出了意外……

按照原计划,张氏在张掖拖住凉州军,独孤彦拿下陈仓后,继续进逼长安,吸引长安守军的注意力,必要时还可分兵越修,助他攻下潼关,而后两人在长安会师。

然而,凉州军西进时一路抓壮丁,导致行军速度缓慢,还未抵达张掖郡,便接到了陈仓被破的消息,遂立刻放弃西进,调头回援,距离陈仓不到十日的路程。

如此一来,独孤彦将面临东西夹击的境地,不得不分兵守在陈仓,挡住凉州军。但是这样就导致进攻长安的兵力有所减少,更遑论增兵给越修,以致于他只能靠手中的一万人硬撑。

潼关北临黄河,南屏秦岭,对面便是河东进入关中的著名渡口,风陵渡,据潼关即可尽击河东来犯之敌,素有“百二重关”之誉。

自六月十五开始对潼关发起攻击以来,越修已经亲自率军冲锋了好几次,有一次已经将城门一角撕开了口子,却还是被击退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直盯着洛阳的探子

来报,说洛阳派去南阳的军队正在撤回往长安方向来,约莫十日便能抵达。

越修难以置信,难道荆州卫撤军了?不可能啊,明明说好的最起码坚持一月的,这才不到半月啊。

“出了何事,为什么敌军会突然从南阳撤回?”

“禀大将军,是荆州卫不知为何,后撤了。”

“没去查问吗,提前撤军,违背军令,秦肃不是不知轻重的人。”

“秦将军并未传来消息,只是末将听闻,似乎是粮草不继。出襄阳的一万人马只带了十日口粮,后续粮草由荆州刺史派人运送,但是却迟迟未到,秦将军不得不撤军。”

“哗啦”一声,越修将桌案上的东西都拂到地上,怒声道:“一群蠹虫!竟将兵戈之事视作儿戏!”

午间,越修登上凤凰山,远眺潼关,黄河奔流而过,浊浪滔滔,他心头一动。让人找来几个当地人问话,“我看关城旁边连着黄河,你们平日里入关,怎么进去,都要通过关门吗?”

一樵夫回道:“如今是丰水期,将军看不出来,待到枯水期,河滩会露出来一些,可容人行,我们可从河滩小道绕过关城。”

“当真,那小道位置,你可记得?”

“记得记得,小的常年在这里打转,那小道都走了许多回了。”

那樵夫说着便指给他看,他顺着看去,心里有了数。

回到营地,他叫来副将,“去挑百名泅水好的兵士,日头落山后,随我先去探探路。”

“将军是想从水里绕过去?”

越修点点头,“如今是丰水期,黄河水流湍急,敌军定料不到我们会从水中绕过去。如今时间紧急,只能行此险招了,再拖下去,独孤那边要撑不住了。”

副将咽下了到嘴边的劝阻之言,他们确实拖不起了,若再不能拿下潼关和独孤彦会师,待凉州和河东、洛阳的援军抵达,他们就会陷入重重包围,内外夹击之势,届时神仙来了也逃不出去。

日落后,越修先带着十余人下水,按照樵夫所指的方向,摸索着找到被水淹没的小路,沿着小路往前,顺利绕过了关城,到了潼关背后。

上岸后,越修派人原路返回,让剩下的百人夜深后迅速跟进,待与他汇合后,悄无声息的潜到城门下。

守城的士兵正哈欠连天,尚未察觉便被抹了脖子,城下的梁军也趁着夜色潜至城门下,就差越修解决完城门守军后,打开城门。

眼看着就要将城门完全控制,突然,一个换防下来的守军,外出如厕时发现了越修等人,立刻开始大声呼救,瞬时,城门营房里在休息的士兵纷纷起身迎战,城门混乱一团。

激战间,乱箭齐飞,越修眼看一名士兵要被射中,飞身去救,却不想侧里一支箭飞来,直直射中他的胸口。利箭射入的巨力震得他胸口发麻,身体一晃便从城墙坠落,掉入滚滚黄河之中。

“郎君!!!!”青松见状,紧跟着跳入黄河,湍急的水流中,青松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拽住越修的衣服,拖着他往岸边去……

上一篇: 公主与贼 下一篇: 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