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长史,巡察使大人和太守大人是如何安排的?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凤声看了小妹一眼,得到肯定的眼神后开口问话。
庞长史大概不惑之年,蓄着八字胡,身量中等略胖,听闻夫人问话,不紧不慢的拱手回道:“回禀两位夫人,巡察使大人命我们先设粥棚,还有避雨棚让灾民安置,并在灾民中发动劳力在城内清淤重建,按日付工钱,如今正在进行。”
凤清闻言,蹙着眉又问:“他没说要收购药材吗?”
庞长史摇头。
看来越修是不打算散出瘟疫的消息,也是,一旦消息扩散,只怕会有骚乱。凤清想了想,又说道:“我担心江夏周围大水过后,怕是缺医少药,庞长史派可靠的人去收购些常用的药材吧,另外城内外的灾民也派医师去看看,若有疾,尽快治,不得拖延。另外,城内主要街道,人员密集的地方,都用生石灰去杀杀毒。”
庞长史一一应下,遂告辞离去。
凤清看着他的背影,胸口闷闷的,心里第一次对越修生出了担忧之情。
第8章 秘密姑娘,要不咱们回城吧?
因着担忧越修那边的境况,凤清连番催促,终于让庞长史筹集了一车药材先送去夏口,看着远去的车队,她微微松了口气,又回到粥棚前继续忙碌。这几天,她和月季带着太守府的下人都在外面粥棚帮忙,越修和萧信不在,她们得代表太守府有所作为,取信于民。
越修这边正缺药材,凤清送过来的一车正好解了燃眉之急,青竹也带着荆州刺史府的府兵到了,还带来一个消息,青松跟着的官船到了。
韦刺史还特意在刺史府候着,结果听说越修不在船上,早已去了江夏,当时脸色都绿了,再听说小侄女凤清也去了,他更是想去死一死了,生怕韦家的宝贝疙瘩出了事。忙不迭的让青松跟着官船和赈灾粮也去了江夏,还特意把自己看重的心腹还有贴身的护卫都派去了江夏保护凤清。
越修这边有了人,有了药材和粮食,可以放开手脚了,于是一道道政令下去,终于看着夏口的疫情有了缓和的迹象,然而凤清这边却是情况不妙。
这日晌午,凤清正在清点上面下发的赈灾粮,庞长史突然神色匆匆的进来,声音凝重的禀报:“韦夫人,城外的灾民安置点出现了很多发热的,请城内的医师去看过了,开了药也不见效,这有点蹊跷。”
凤清闻言,心头一紧,看来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忙修书一封,派人送去夏口,询问那边的疫情如何,可有找到解决的法子。这边也当机立断,“庞长史,立刻传令下去,封闭城门,将已经患病的灾民和未患病的分开,城外继续搭建避雨棚,安置患病的灾民。未患病的都放进城来,统一安置,后面若城内也发现患者,立刻送往城外。”
庞长史有点犹豫,“韦夫人,如此一来,城外的灾民怕是要闹事,他们会以为是官府不管他们了,若再被有心人士煽动,只怕后果不堪设想,还请夫人三思啊。”
凤清神色坚定地看着他:“在城门口搭建临时衙门,太守衙门的所有人,一半去城外守着,一半在城内。”
庞长史还欲张口,就听凤清的声音又传来:“本夫人是陛下亲封的二品永安郡夫人,我也会在城外守着,这下庞长史放心了吧。”
“不行,你不能去!”凤声刚到衙门,就听见凤清的安排,急急出声反对,“要去也是我去,我才是江夏郡太守夫人。”
“长姐,城内的事情还需要你撑着,我们城外这么多人吃的、喝的,病人要用的药材,这些都得城内往外送。长姐掌家这么多年,这些事情肯定得心应手,但小妹就没这能力了,我们这是人尽其用。况且,长姐你还
得照顾阿盛呢,可不能大意。”凤清扶着长姐坐下,揽着她的肩膀柔声解释。
提到阿盛,凤声显然有些动摇,可看到小妹单薄的身子,她还是想要拒绝,凤清忙又接着开口:“就这么定了,长姐,江夏城里就交给你了,我们在外面能不能吃好喝好,可全要靠你了。”
凤声无奈的点点头,终是同意了,但把自己从韦家带来的几个丫鬟,一并都交给了凤清,一定让她带着才放心。
“长姐,如今事态紧急,以前姐夫和城里的士族关系如何啊,能不能让它们出面也承担些遏制瘟疫的事务?”
“这我不知,衙门的公务我一向不过问的。”凤声快速回答道,凤清闻言看了长姐一眼,不再言语。
凤清看着缓缓关上的城门,说完全不害怕吗,那肯定是假的,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她会冒出守在城外的想法。或许最近在粥棚见识到了太多的民生多艰,让她心生恻隐;亦或许是每天都只来要半碗粥的那个小女孩对她充满善意的笑容;也或许是越修的行为让她受到了感染,最终让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