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想让郎君利用瘟疫,击退回鹘?”
“先把消息传过去吧,至于如何用,不是我们该管的。”
凤清快速修书一封,漆封好后,却犯了难,青竹和青松都不在,她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去送这封信,还是牡丹提醒,“夫人不妨去问问刘管家,他跟随郎君许多年,定有联系郎君的法子。”
凤清点头,遂叫了刘管家过来,吩咐了几句,刘管家也明白这封信的重要,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安全送到!
凤清的信到合肥的时候,越修也刚有了同样的猜测,他在城楼巡视时,看到了回鹘军营不远处,有人在焚烧尸体,凤清的信证实了他的猜测,他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韦圭建议,“我们不若趁此机会,主动出击。”
越修摇了摇头,“主动出击,万一我们的人也被感染瘟疫呢?”
“那伯齐的意思是?”
“我们双管齐下,一方面即刻飞书长安,让冯翊出潼关佯装去攻河东,咄陆可汗如今不在,河东正好空虚,给他后方来点压力。一方面我们沿着淝水后撤至长江,他们不是水土不服吗,那就将他们死死地拖在南方!”
韦圭看了看舆图,“不是,让冯翊出长安我懂,围魏救赵嘛,让咄陆可汗萌生退意,可我们为何要后撤?”
越修伸手在舆图上一点指了指,“我欲在这里与回鹘决战。如今一直在合肥僵持,若回鹘军瘟疫严重了,就此撤军,我们虽然保住了合肥,可并没有给回鹘造成大的损失,要不了多久,他们定会卷土重来。但若是撤出合肥,一路往南,对于现在还有战斗力的回鹘军来讲,这可是块大肥肉,我就不信叶护可汗不眼馋。越往南,他们的士兵越难受,咄陆可汗和叶护可汗的分歧越大,待到他们内部分裂,瘟疫肆虐之时,我们再一举反击,最好让全部回鹘军有来无回。”
韦圭和众将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他试探着劝道:“这是不是太危险了,这离建康太近了,一旦出了差错,建康可就无险可守了。”
“我们在江南岸戍守,可以在他们过江的时候发起攻击,最重要的是,建康有水师,我们大利于回鹘。”
“伯齐,你可想好了,若要在采石阻击,就只能胜,不能败,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行。”韦圭的语气略带沉重。
“我心里有数!”
韦圭口中的采石,正是越修所指的地方,渡江要冲采石矶,又称牛渚矶,与岳阳的城陵矶、建康的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采石矶绝壁临江,长江流过采石后,流速减缓,自汉末以来便是大军横渡的首选地点。
以采石矶作饵,诱敌深入,确实是兵行险招,但此举若成,可毕其功于一役,为大梁换来至少二十年的太平,越修思量许久,还是决定冒险一试。
他提笔给凤清回信,一起送回建康的,还有一封陆绶写给越修的绝笔信,信中将晓晓托付给了他们夫妇照顾。越修在回信中向凤清提起此事,拜托她去将晓晓接回府中。
凤清收到信后,立即拿着陆绶的绝笔再次登了陆家大门。她向陆郎君说明来意,却被拒绝,“简直荒谬,我陆家难道养不起一个孩子吗,竟要让外人来养我陆家女,传出去,我陆氏颜面何在?”
崔夫人也在一旁附和。
凤清也不多言,将陆绶的绝笔呈上,“这是宣武侯生前的遗愿,陆郎君,死者为大,我们还是尊重宣武侯的意思吧。再者,宣武侯是晓晓的父亲,女儿的去处也应当由父亲说了算吧。”
陆郎君还想拒绝,凤清示意他先看看信。看完信后,他老泪纵横,沉默良久后,无力地挥挥手,“去吧,以后常带她回来看看!”
边上的崔夫人急了,这晓晓是要让凤清带走了,明日建康城里就要传遍她这个继母苛待继子的流言了。继子宁愿将女儿托付给外人,也不留在家里,往后建康城里男女老少会怎么看她,她可还有个儿子没议亲呢!
“韦夫人,虽然这是大郎生前的意思,可这不合规矩吧,我家郎君经此打击,身子一直不好,晓晓也应该尽尽孝道,陪伴左右......”
“好了,就按照大郎的意思办吧,明日我派人送晓晓过去,我累了,就不留韦夫人了。”陆郎君警告地看了崔夫人一眼,打断了她的话。
凤清从善如流,起身向陆郎君告辞,瞟了一眼神色僵硬的崔夫人,轻哼一声,转身离去。
晓晓不再留在陆家,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有她在,定能不负陆绶所托,抚养晓晓长大成人……
第64章 大捷胜了!胜了!我们胜了!
越修定好战术策略后,连夜派人加急送往建康,请求陛下允准水师支援,同时开始安排城内军民有序撤离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