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凤清情绪低落,越修给她夹了块她喜欢吃的红烧肉,宽慰她道:“若真是她自己想好的路,那她应是视死如归的,或许也盼着和儿子团聚,她未必希望别人替她悲伤。冉冉,我们救不了所有人,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每个人的路,都得自己去走。”
“我知道,我就是难过,不平,为什么明明争权夺利的都是男人,却要女人因他们的行为而遭受苦难?王家那么多女眷,按照大梁律,要么流三千里,要么没入掖庭,可她们做错了什么呢?夫君,我是觉得不公平,男人成功了,女眷不一定能跟着沾光,男人失败了,女眷却一定会跟着受罚,何其可怜!”
越修无话可说,因为她知道凤清说的是事实,他也无能为力,世事便是如此。他伸手轻抚凤清的背,“如果你有别的想法,可以上表给太后,我一定支持你!”
凤清靠进他的怀里,“我想给崔夫人求情,至少可以让她不用背着骂名。”
“可以!我也会给义父进言。”
“谢谢你,夫君!”
“你要怎么谢我?嗯?”
不一会儿传来一阵娇叱声,“越修,你干嘛,别乱动,我还要吃饭呢……”
“没事儿,等会儿吃也行……”
第55章 婚礼三郎娶了这么漂亮的夫人,待会儿……
因着上元节的叛乱,街市上冷清了好几日,好在朝会已经恢复,九江王和王家谋逆罪证确凿,三法司很快拔出萝卜带出泥,列出其豢养私兵、私开银矿、私铸银锭等十大罪状,并张榜告示。
一时间,建康城里议论纷纷,王家作为五姓之一,向来是普通百姓可望不可即的存在,这一夜之间竟成了人人唾弃的逆贼,百姓的震惊可想而知。
这是陛下亲政后的第一个大案,自是格外重视,九江郡、少府监上下均被查了个底朝天,牵连出来的有关人员竟达数百人,陛下震怒,勒令严惩!
本来嘛,陛下甫一亲政,这俩人就连手谋逆,这不是明晃晃的打陛下的脸面?陛下本就生气,结果这一查,竟发现有这么多人都参与谋逆,自是越发恼火!
三法司也感受到了陛下的怒火,不过五日,所有人的判决都下来了。首恶九江王和王老太爷已经自尽,遂被曝尸荒野,九江王府削爵,男丁全部斩首,女眷全部送回长安去给先帝守陵,终生不得出。毕竟是宗室,还是要顾及皇家颜面。
但是王家就没这么幸运了,男丁同样全部斩首,襁褓里的婴儿也没有放过,女眷十六岁以下的没入掖庭,十六岁以上的流放三千里。
都是贵族女眷,流放三千里,路上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判决一下来,天牢里好几位夫人便咬舌自尽了。
凤清给太后上表,为崔夫人求情,言其义举可功过相抵。太后也感念崔夫人确实立了大功,遂允准,追封她为郡君,并恩及了她的女儿王九娘。王九娘得以摆脱了流放的命运,充为宫女去服侍太后。
王家的倒台,让崔家也收敛了许多,崔老太爷再次上奏请求致仕,这一次陛下允准了,自此崔家也被清除出了朝堂权力中心,从此沉寂。
而韦圭也借着上元当夜抵抗叛军有功,顺理成章的被升任为京口北军督护,一起的还有萧俶,任北军府参军。
越修说起的时候语气并无特别,但凤清还是觉得他话有所指。
她停下手中正在练字的笔,抬眼看他,“可是义父有说什么?”
“义父心有芥蒂是肯定的,京口一直是他的囊中之物,岳父一定要伸手,义父当然会不满。”
“我也劝不动阿耶,随他去吧,好在二哥心思纯净,对这些权力之争不感兴趣。我后来想了想,让二哥去京口也好,他不去,父亲定会另寻别人去,与其找一个心思不正的,那还不如二哥去。”
越修点点头,“确实,子琰心怀大义,若真起了兵戈,他定是会以大局为先。”
“对了,我突然想起来,第一期太学生快要结业了吧,什么时候考核啊?我听闻陆绎似乎很是勤勉,这次没问题吧?”
“差不多了,下个月就要考核了,先是太学生考核,结束之后是新的太学博士考核。”
“希望能选出一些真的为百姓谋福祉的父母官吧。今年冬季,建康城外的流民又多了不少,很多是从北地一路跋涉过来,累了一身的病。堂堂大梁的国都,城外大梁的子民竟然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简直是愧对先祖。”
“你倒是操心的挺多,不入朝为官真是可惜了。”越修见她一脸的苦大愁深,忍不住逗她。
“我这不是近朱者赤嘛,这可是你的功劳。”
“可是,冉冉,我只希望你每天都平安闲逸,可以随心所欲,我不希望你成天忧思,朝堂的事有我在。”他上前握住她的手,“我将你娶回家,是想要爱你护你,我不想看你蹙着眉的样子,我会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