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夫郎真不是国运之子(159)

作者:笑笑爱吃糖 阅读记录

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官却可以住三进院的宅子,众百姓已猜到这些银钱从哪儿来了。

百姓们愤恨不已。

小江带着神武军校尉杀进编修府,百姓们跟进来瞧热闹。

府上下人都被吓了一跳,翰林院编修出来正要呵斥,就被几名神武军扣下,接着从他家库房里搜出两箱白银,粗略估计得有几千两白银。

几千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围观百姓们看着几箱沉甸甸的银锭子,眼底好似要喷火一般。

当即有人唾骂翰林院编修,瞧着这人相貌堂堂,年纪也不大,没想到竟是个收刮民脂民膏的贪/官!

翰林院编修没想到会有这么一茬,这几千两白银并不是贪污来的,而是前几日才收下的。

府上管事看到那几名老者后,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不等他做什么,就已经被神武军扣了下来。

接着神武军又把府中家眷们都带了出来,除了一位身材高挑的姑娘,就是一名瘦弱的小姑娘。

据小姑娘自己说她是这个家的丫鬟,来府上不久,夫人宅心仁厚,将她从牙子手中带回,待她不错。

翰林院编修的妻子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一眼看出这些人中做主的是谁,客客气气对小江开口。

“不知这位公公发生了何事?”

小江看出对方的确不知情,态度稍微缓和,“这就要问你夫君了,你夫君贪/污/行/贿。”

女子颇为年轻,一张方正脸,十分果敢和端庄。

女子闻言先是看向丈夫,眼中满是不相信,她迟疑道:“其中可否有误会?我夫君寒门出身,寒窗苦读数载,最是知道贫苦人的不易。”

小江指着地上好几箱白银,“这是从府中库房收出来的。”

女子看着地上满满当当的白银,难以置信的望向夫君,随后道:“那日我在后院,听说帝师府中管事找我夫君,我夫君定是被威胁了,才不得不收下这笔银钱为他们办事。”

“去年咱们刚来到都城,正好遇到不少行乞之人,我们一连施粥半月,那段时日家中险些揭不开锅。”

众人听姑娘说完,有人觉得女子眼熟的,当即喊道:“对对对,我见过这姑娘,我就说怎么这般眼熟。”

“诶,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眼熟,还真的是那家人。”

“或许其中真有什么误会。”

“这娘子不是说了么?帝师府上的管事来过说不定还真是这样。”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说这都大好几级了。”

翰林院编修不善巧言,本以为这次就这么完了,可惜连累妻子和家中下人。

至于府上的管事,却不是家里的,而是帝师府中的一名小管事。

没想到妻子的一席话,极有可能拯救他们。

翰林院编修跟着开口,“公公和这位校尉明查,下官此举乃迫于无奈,前去这几名百姓家中威逼利诱,他也不是府上管事,你们也瞧见了这宅子四下干净无痕,那是因为我们一家才搬来几日。”

妻子跟着附和,“除了我身边伺候的丫头,就是个烧火做饭的婆子,还有个门房其他就是我夫的车夫,这个管事乃帝师府上的小管事,否则以咱家情况,怎么请得起这等气质的管事。”

众人越听越觉得是这个道理。

小江和禁卫军校尉环顾四周,又不动声色打量翰林院编修和他的妻子,又看了看站在一旁低垂脑袋,却依旧看得出气度不俗的管事。

翰林院编修妻子接着道:“这位公公,这位校尉,以及诸位,你们瞧瞧我与夫君身上的衣物料子,你们再看看管事身上的衣料,比咱们两个还要好,哪有当主子的衣料还不如下人的!”

众人一看果真如这位小娘子所言。

小江看了眼三人,而后跟校尉说了声,将几人统统带走。

围观百姓议论纷纷,知道是帝师朝余先生泼脏水,抹黑余先生和农作司。

余先生是他们的恩人,之前他们就听说余先生发放了不少种子给周边农户,更是教他们如何耕种,从《南语传》中可知,凡经余先生之手的种子,最后都能开花结果。

要不了多久他们就有新鲜时蔬吃了。

大伙儿纷纷跟上小江他们,看着他们将人押进都城府,才放心下来,三五成群一边议论一边离开。

他们却不知道,等他们走后,小江紧跟着将那名小管事提去大理寺。

第121章

那名管事起初并不担心, 后来意识到自己进了大理寺,面上的镇定自若顿时土崩瓦解。

不等小江威胁,这人便竹筒倒豆子说出实情。

管事是帝师府上的小管事, 二十五岁, 是帝师府中的家生子, 对主子忠心耿耿, 主子找他做这事, 他立马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