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刑部尚书从前和端王走得近, 说不得两人间有所牵扯。
想到这里,苟文腰板一挺, 压根不带怕的开口, “抱歉,不管你家主子是刑部尚书还是谁,剩下的几筐豆芽菜, 每人最多买两把,价格照旧。”
“你!无知小子,竟不把我们家大人放眼里!”中年管家气急败坏,忽地眼珠子一转,质问道:“你们随意在正道上摆摊,可在市令登记过?”
市令是都城府下设专门管理外郭城买卖的,以前还会遇见刁难摊主的,摊主送些瓜果蔬菜或铜板。
后来被陛下知晓,将行贿贪污之人全部革职查办,如今顶上来的市令外员朗们压根不敢敛财。
中年管事想,他家老爷可是刑部尚书,只要给市令递上一句话,对方还不得乖乖照办。
刑部尚书家的管事,当即使唤家丁去市令。
市令衙门虽在都城府衙门中,却归于户部管辖。
将一切收入眼中,余南叶问:“那名家丁想做什么?”
“看离开的方向,应该是去市令。”小江回答道。
余南叶第一次听市令,问:“这市令是做什么?”
“市令负责都城外郭城中的买卖登记。”小江回道。
幸好南水镇不用登记。
他问车缘上的小江和乔乔,“苟大哥知道要登记么!”
“这个……”小江迟疑。
“主子,奴婢觉得苟大人多半不知情。”乔乔直言不讳。
余南叶:“……”
果然没一会儿,刑部尚书府上的家丁带着市令佐吏来了,几人来势汹汹,大伙儿纷纷让道。
苟文几人作寻常农家子打扮,市令佐吏只以为他们是寻常百姓,他们得了好处,二话不说就要押苟文他们离开。
农作司几人反抗,苟文喝道:“住手!哪有当街抢人的,谁说我们没登记,我们可是一早就派人登记了,本官奉皇命将第一批发出来的豆芽菜卖与大家,这些都是陛下的良苦用心,是陛下心里记挂着咱们百姓。”
众人一听陛下想着他们,心下一阵触动,他们就说怎么可能有商人发出豆芽菜。
豆芽菜传到通州府时,两城之间隔得不远,就有人去了通州府买,黄豆芽一把就要十五文,哪儿像这会儿半斤才八文。
也只有陛下才会低价卖给他们
当即有人问:“这豆芽菜是何人发出来的?”
“我们是农作司,这些豆芽菜都是我们司使,也就是余南叶,余先生发出来的,不仅如此咱们农作司还有别的粮食,到时咱们培育出来的粮食,会按陛下要求售卖。”
那些担心他们真被抓走的百姓们瞬间不慌了,看着越来越少的豆芽菜,作势就要买,却被市令的人吼住。
“你说是农作司就是农作司,谁不知道农作司压根就没种出什么来。”这名收了好处的佐吏咄咄逼人道。
这些豆芽菜如此新鲜,怎么能便宜了这些贱民,等把这些人抓了,这些豆芽菜也是他的了。
“放肆!农作司属陛下管辖,所做何事岂要向你禀明?”苟文怒喝一声,其他人撸了撸袖子。
马车里的余南叶想到自己的玉制腰牌,取下玉牌递给车缘上的小江。
小江接过腰牌,几步来到人群中,朝着市令几人举起玉牌,“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瞅瞅,我家主子可是陛下亲封的农作司司使。”
第115章
为首佐吏看到玉牌上龙飞凤舞雕刻“司使”二字, 冷汗顿下,他没想到竟然真的是农作司。
农作司司使乃陛下钦点,正五品, 而他只是个不入流, 哪里得罪得起?
然而刑部尚书也不是他能得罪的。
佐吏思忖道:“尔等贼人竟敢顶冒司使大人, 将他们全部带走!”
佐吏的声音不小, 余南叶听见后, 眉宇皱起。
小江厉色, “你才放肆!我家主子可是余先生!”
大伙儿一听余先生, 连忙拦着市令的人, 当即有人掏出《南语传》珍藏版, 其内有余南叶的画像。
《南语传》珍藏版是陆柘景提议的, 贤王按照陛下的要求找人写了这个故事,话本中加入了陛下给的奇怪字符。
符号新颖, 但只要根据上下文就能猜出符号用意,看话本更为流畅。
陛下以前就拿出来过不少好东西,如奶茶、豆腐、豆花、豆浆等等, 都是陛下给的法子, 第二年陛下便公开了这些方子。
百姓们靠着这些法子, 和朝廷补贴, 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娶妻生子,齐家和睦。
南禹国地广物博, 每年出生的女婴不计其数, 光是登记在册的就有几百万人,但凡农籍女娘,每月皆可领取三十文补贴。
这部分银钱是陆柘景拿的私库填补。
每年会有不少当地官员想贪墨这笔银钱, 不过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被对家告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