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禁/卫军动的手?”
下人点头,“是刑部的两位大人叫来的禁/卫军,小的听见其中一人叫另一人何大人。”
何大人?
都官司的郎中?
他何时如此多事?
难道是有谁从中作梗?
刑部侍郎一时想不到是谁,但也不能看着唯一嫡子锒铛入狱,带上厚礼去了刑部尚书家。
刑部尚书与他师出同门,看在恩师的面子上,希望师兄能帮一把。
刑部尚书是端王一派,不过随着陆柘景回到都城坐镇皇宫,刑部尚书又开始犹豫了。
甚至最近都没有参与端王一派的任何行动,端王有所察觉,如今已有许久没找过自己。
他不想答应刑部侍郎的求助,但想到当年同门之情,他还是同意了。
刑部尚书很快打探出周辉军没在都城府地牢,也没关押在刑部,而是直接去了大理寺。
刑部尚书无能为力。
刑部侍郎只能叫来当日书童,让他再讲一遍当时发生的事。
书童口中的小姑娘,他也有几分耳闻,但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
犹豫再三他选择进宫面圣。
第113章
斜阳扫过宫墙, 蔓上金光。
宫中的奇花异草因为余南叶的到来,格外葱绿。
刑部侍郎一眼就发现了宫中变化。
心下微动,旋即眼观鼻鼻观心, 等着吴大公公出来。
刑部侍郎在殿外站得腿麻, 金玉辉煌的殿门才从里面推开。
吴来小心翼翼迈过门槛, 没发出一星半点声音。
刑部侍郎朝里面张望, 不等他看到什么, 殿门从里面缓缓合上, 挡住了刑部侍郎的探视。
吴来道:“周大人请回吧。”
刑部侍郎从怀里掏出荷包, 不等他说什么, 吴来做了个请的手势, 语气冷硬, “周大人这是何意?咱家也是按旨办事,周大人与其在这里求见陛下, 不如去问问令郎做了什么。”
刑部侍郎闻言咯噔一声,难道书童没说实话?
周辉军除了羞辱了个小姑娘,还干了别的事?
陛下也知道这事?
刑部侍郎后背冷汗直下, 只得浑噩噩离开, 回府后又派人打听国子监中的小姑娘, 这才知道周辉军羞辱的小姑娘, 竟就是住在皇城司南苑的一家。
小姑娘的兄长正是那余南叶。
他那蠢儿子得罪人的竟是陛下身边大红人的阿妹, 刑部侍郎听完后,脑中只剩完了。
刑部侍郎没了救儿子的想法, 就让他在大理寺多关几日, 省得以后这小子又作出无法无天的事。
余南叶是看着周辉军被带走的,没把这事告诉阿景,隔日去了农作司的庄子, 继续栽种当季果蔬,如草莓苗、黄瓜、南瓜等。
大伙儿看着之前种下的番茄、茄子幼苗,似长高了些,色泽葱绿。
大伙儿干起来农活来更加卖力。
豌豆和蚕豆当下也能种,豌豆荚一月便可食用,如今种下十一月底正好可以采摘,豌豆荚可以采摘多次,第一批摘下等上一月又可采第二批,直到春回大地,豌豆也能吃了。
余南叶想到之前吃过的凉粉,虽是御厨做的,方子却来自民间,听说在通州和南江那边很是时兴。
只是冬日里吃的人少了,后来都城的商人琢磨出凉粉的做法,又在凉粉基础上想到了凉面。
冬日里吃不适合吃凉面,那名厨子开动脑筋,想出适合冬日里吃的炒面,做法与凉面相似,过滚水后放油锅里炒,加上土豆丝,萝卜丝,配上他自己调制的酱料,一度成为都城热卖吃食。
一度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不少人吃过后觉得炒面简单,回去自个琢磨,只可惜做出来的炒面有型无味。
也有其他酒楼效仿,皆做不出特有的美味,总差了些味道。
那日带云云出宫,他们就在外郭城中吃了炒面,的确好吃。
现在回想余南叶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待会儿去吃一碗,顺便给阿景带一碗回去。
余南叶跟大伙儿花了大半天耕完两块地,剩下两块地他打算明日再种。
离开前去瞧了之前种的粟米,摸了摸稀拉枯黄的穗子,又去看了篓子里待发的豆芽。
这才离开庄子。
余南叶来农作司的次数虽不多,但每次来苟文他们就会发现幼苗似乎又长高了些,连以前看起来焉头搭脑的小麦和大麦都精神了不少。
三日后,他们数着余南叶说的天数,打开盖在篓子上的黑布,看着篓子里三寸高,郁郁葱白的豆芽菜。
他们真的发出豆芽菜了!
众人欢呼雀跃,欣喜若狂,这一刻屏弃官阶、出身之分,有的只是对眼前之景的欢喜。
“快快!派人去通知司使!”随着苟文话音一落,就有人冲了出去,套上车厢,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