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夫郎真不是国运之子(129)

作者:笑笑爱吃糖 阅读记录

陆柘景一手虚揽余南叶腰肢,“这是芍药花,那是山茶花,左边的是叶艺兰,右边的是色花春兰和惠兰。”

“后面三种都属于兰花,另外两种是其他小国发现进而进献的。”

不过后来那两个小国发生战乱,两年过去连连战败,百姓流离失所,两国不少百姓逃来南禹国,后在南禹国生活,算起来最早来的那批人已经和南禹百姓通/婚,生下后代子嗣,少数人去了更靠近他们的大越。

大越也接纳了他们,只不过他们被官员或富户买去做下人,从此成为奴籍。

这些陆柘景都没有告诉少年,只说了两种兰花的来历,余南叶这才知道原来除了大越,还有别的国家,他在南禹国生活的几个月,的确有许多不知道的地方。

如今来到都城,又身处皇宫,遇到的人自会比以前更多,他必须得多了解南禹国,才能开始新的种植。

先前不知道阿景身份,想着顶多是都城世家少爷,自己圈一块地,种地,然后请人耕地,但来了皇宫,应该没有能给他种地的地方。

算了,先不想了,说不定阿景知道哪儿可以种地,他收回思绪,目光落回阿景脸上,“那两个小国有进贡其他东西么?像一些种子。”

他看过杂记知道天底下有不少奇珍异花,他寻思着说不定能找到爹爹手札上记的一些作物,于是他在镇上买了本杂记,镇上书肆中杂记有限,等到了府城他想着到书肆买几本。

跟阿景说了后,阿景让周大哥去书肆买回不少杂记,后来到了通州府知道阿景身份后,他想再买杂记,阿景便说宫里有藏书阁,其内经卷古籍游记不计其数。

这些游记由各地官员收罗,誊抄后送来原籍,再由翰林院修撰、编修整理,再交由院士过目,最后收纳藏书阁。

可以说藏书阁里没有话本,其他的都有,想到余南叶之前看了不少话本,陆柘景寻思着让人搜罗些话本进去。

吴来站在屏风后,恭敬道:“陛下,膳已备齐。”

“传膳吧。”陆柘景回答。

余南叶骤然听到陌生声音吓了跳,和阿景拉开距离,陆柘景也不气恼,牵着余南叶绕过屏风。

吴来听见动静,立马垂首,目视脚尖,不敢东张西望。

倒是余南叶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公公,多看了两眼,除了面白无须,样貌身形与其他男子无疑。

果然谣言不可信。

市井谣言说太监们没了那处,看起来比平常男子不易衰老。

如今看来果然谣言不可信。

陆柘景察觉到少年的视线,拉着余南叶坐在殿中紫檀镶金玉边的御案前坐下,他朝吴来点头,示意可以传膳,早在外等候的宫女太监们井然有序而入。

他们进入内殿目不斜视,视线丝毫不敢放在上首的陛下,和那位衣着普通,却能和陛下平起平坐少年身上。

其他宫人退下,一等太监和一等宫女留下布菜。

吴来也要留下来,往常他是站陛下身后,为陛下布菜的,但这会儿他刚要上前就被陛下一个手势制止。

吴来停在原地,只觉得陛下与从前大不相同。

余南叶看着一桌子的菜,甚至有些碗下面还有温盒,与各种碗具相似,余南叶能认出温盒的是陶瓷做的,却不知叫何名,看向阿景眼中带着询问。

陆柘景道:“这是火碗,里面有炭火,可保御膳温热。”

桌上的菜有不少都是余南叶没见过,更没吃过的,难怪光传膳就要一炷香,这么多菜从御膳房过来估计得花不少时候。

“尝尝。”陆柘景夹了一筷子羊肉到余南叶碗里,“这是炙烤的羊肉,南南尝尝喜不喜欢,若喜欢以后便吩咐他们多准备。”

“谢谢阿景。”余南叶从未吃过羊肉,这是他第一次吃,他朝陆柘景露出明媚笑容,低头吃下这片薄如蝉翼的羊肉。

不亏是御厨,这刀工也才好了吧。

他恐怕练一辈子,都练不出这般漂亮精湛的刀工。

站在后方的吴来瞧着这一幕诧异不已,莫不是自己眼睛花了,耳朵也不好使了?

陛下何时这般关心人?

听听陛下的声音都快温柔成水了。

这真的是他们陛下?

而不是谁伪装的?

吴来自我怀疑了好一会儿,这才正视陛下对这位少年的不同,同时对待少年的态度更加恭顺。

第107章

吴来自以为摸清陛下对少年的态度, 等他亲眼看到陛下膳后为少年净手。

吴来而“自以为是”感到一阵后怕。

陆柘景吩咐道:“传御裳司来见。”

吴来:“是,陛下。”

陛下的语气依旧漠然。

听着熟悉的语气,吴来突然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