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703)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随即姬安又探查了下宋远之——【忠国值:100,忠君值:95。】

这结果让姬安颇为吃惊,不过一细想,也在情理之中。不愧是会自行请命的人。

姬安放下心,就先和宋远之交底:“其实,我已经得到消息,孙太后是中了毒。”

宋远之吃了一惊,怎么都没想到竟会听到这样的秘辛。

姬安将刚才抄出来的方子递给他:“这是解毒方子,你去诊治之后,再依孙太后的实际情况开方。”

宋远之接过,细细看一遍,心中大概有了数:“臣明白了。”

姬安续道:“孙太后那边估计还不知道她自己是中毒。你一会儿先去四方馆找图国使者,仔细探问他知道的情况,再把药备好。过去之后也机灵一点,别让他们看出你早知道是毒。”

宋远之禁不住一笑:“是,臣谨记。”

只是,听到这里他倒是很好奇——连孙太后本人都不知道自己中了毒,圣上又是怎么知道的?还连解毒方子都有了!

但姬安既然不说,他当然不会问。想到杜阳曾说过的“仙术运物”和“留言板”,就猜到说不定又是什么“仙人手段”。

此时,上官钧在旁道:“不用在图国久待,留下方子便可回来,不需要等孙太后康复。临走之时寻个机会,把毒的消息给孙太后透露一二。”

姬安补充:“这个要以你的安全为先,一定要先确认对方是孙太后心腹。当然,最好能直接把消息递到孙太后手上。若是没机会就不要勉强,飞廉军会留人处理。”

宋远之听得心中一暖,再次郑重应了是。

待他告退之后,姬安将对他探查出的双忠值告诉上官钧,又叹道:“我都没想到会这么高。”

上官钧:“如此,这宋远之可堪重用。”

姬安:“说起来,当初我刚从小碧湖里游上来时,就是他到皇子宫给我看的诊。”

也是因此,姬安对宋远之的印象比较深。

上官钧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忙问:“那他可有看出什么?”

姬安:“没有,就是很平常的看诊,说我连水都没呛,只开了一剂药祛祛寒。其实那时天那么热,我感觉不喝药也没关系,不过怕内侍们看出异样,就还是喝了。

“只是,我记得那时他就是侍御医。现在都过去五年半了,他还是侍御医。尚药局那边是怎么定级的,御医级别很难提升吗?一般便是无功无过的,熬熬资历也该能升吧。”

上官钧却是莞尔:“他在这个年纪能当上侍御医,暂时是走到顶点了,也只剩下熬资历一途。想得到提升,哪怕就是他这一回出使图国立功,都不容易。”

姬安听得好奇:“怎么说?”

上官钧:“尚药局里在侍御医之上的,只有直长四人、奉御二人。而直长是奉御的助手,惯例是由奉御来决定。如今尚药局里只有一名奉御,两名直长又是奉御用惯的人,若无大事,不太可能换人。”

姬安先前没有特别关注过这些服务于天子的机构,此时听了,吃惊道:“这么说,宋远之不到三十岁就能当上侍御医,医术很了不得?”

上官钧点下头:“当是如此,我看他不像有背景的人。他要再想往上升,除非陛下再定一名奉御,并选他为直长。但他现在这个年纪,若无医术上的大功,再往上升恐怕难以服众,还是熬熬资历为好。”

姬安明白了:“出使图国虽然有功,却和医术关系不大。”

上官钧:“正是因他非为立功升官而来,我才说他可堪重用。待他回来,陛下可再赏他些别的。”

姬安若有所思:“我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医术方面立下大功呢?”

上官钧诧异:“什么机会?”

随即就想到了:“陛下是说……治疫?”

姬安点头:“若真起大疫,总要有个人主持此事。他正值壮年,医术又好,也有为国效力之心,应当合适。”

要知道,疫情一起,大夫就是最辛苦的那一批人。本来冲在治疫前线就非常危险,劳累之后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染病。姬安选人肯定是优先选年轻又身体好的。

上官钧想了想,回道:“倒是可以。治疫通常是派太医署的人,尚药局的医者都会去太医署授课,到了太医署他应该能服众了。”

既然说到这个,姬安忍不住问:“你还是没想起来,有哪里起过大疫吗?”

上官钧很肯定地摇头:“上一世到我过世为止,大盛都没有起过足以报至朝廷的大疫。”

疫情也有级别,只有扩散广度或致死强度达到一定数据,才会上报朝廷,不然便是下面府州县自行治疫。

像徐小七幼年经历的那次疫情,和前几年鲁常胜村子里的疫情,都只是小范围,且死亡率不高。所以都没有上报朝廷求援,只需要过后正常汇报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