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时候,孙氏听说了新式镜子,就给姬安送来好些珍贵药材想换。姬安想着维持好关系,就回了两面镜子,并两套香皂,包括去年新推出的昂贵美白型。
但,上官钧却说:“手镜就不用了,一面梳妆镜便好。”
姬安不解:“为什么?”
上官钧:“按着惯例,成婚之后就可以亲政。”
姬安又一愣:“亲政?他年底成婚,明年也才十四岁,就能主事了?孙氏能同意?”
上官钧:“所以,图国朝内估计要开始不太平。”
这回姬安听懂了——帝党和太后党的斗争。
随即,他也恍悟:“哦,少给一面镜子,表示我们还是倾向孙氏。”
上官钧:“毕竟和我们签约的是孙氏,孙家也一向是亲盛派。帝党要和太后党争,很可能对我们不会太友好。”
顿了下,又补充:“当然,如果图国皇帝向陛下示好,那我们也不是不可以中立。就是……”
姬安笑着接话:“看他给的好处到不到位了。”
上官钧点下头。
讨论完这临时插进来的一件事,两人起身出屋。
姬安提醒上官钧:“既决定明春发兵,你赶紧招几位主将进京,最后商讨一回。”
事实上,自从前年年底姬安能够发送现实物品之后,上官钧就召集人商讨好攻打打骨鲁的战术。这两年一直在依照计画布署和训练,只等着合适的时机到来。
也是因此,两人才能说打就打。
上官钧自然是应过一声,就和姬安分开,去往枢密院。
姬安转进书房,刚批过一会儿奏疏,有人来报礼部尚书盛隆求见。
盛隆亲自来递一份奏疏,离开前问了一句:“不知陛下今年可有选秀的打算。”
这算是每年的惯例了,前两年也是如此,冬至之前问一声。
姬安的回答一如既往:“暂时没有,盛卿去忙吧。”
盛隆行礼告退。
姬安想了想,打开系统给上官钧发消息——【刚才盛隆问我今年要不要选秀。】
发出之后等过片刻,没见上官钧回覆。
他没忍住,再发一句——【当然,我拒绝了。】
这回只等上短短几秒,上官钧就回覆过来——【陛下圣明。】
姬安低笑两声,继续批奏疏。
与此同时,枢密院内。
上官钧等过一会儿,没见姬安再有消息,就按熄留言板放好,抬头看向刚进来的黄义:“什么事。”
黄义递上一封信:“崔誉卿的亲兵刚送来的,说是崔将军有重要事情禀报。”
上官钧眼中的笑意立刻消散。
他刚重生回来时,见到崔誉卿的信自是不想理会,反正还有公文传递,总误不了正事。
崔誉卿是个八面玲珑的聪明人,前年底在宁安见过上官钧后,该是彻底明白了上官钧的疏远之意,之后没再写过私人信件来。
这回不仅写信,还派亲兵送来,自然是担心上官钧不看。
上官钧伸手点着那封信,问:“没说什么事?”
黄义:“他只说崔将军都写在信中。”
上官钧示意黄义退下,这才拿起那封信,撕开封口取出信纸展开。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打成了结。
信上写的是——市井传言,天子有个孩子养在民间。
第199章 秘辛
崔誉卿这两年在水师干得不错,上官钧暂时让他安稳在那里不动弹。不过信中所写之事,并非发生在他驻扎地,而是他的老家帛兴县城。
据崔誉卿说,近日他有个族中兄弟游学经过他驻地,寻他见了见面。席间喝得半醉之时,透露了在帛兴士绅当中秘密流传的一件事。
说是有一户姓扈的人家,去年接了个亲戚到家中住。那亲戚是个年轻妇人,带着个两岁的男孩,初来之时身旁还跟着一个小丫鬟和一个中年男仆。
最开始引起人注意的,是那个中年男仆。
那男仆毫不避讳地陪主家娘子上街、出游,那妇人也爱带他进出,哪怕身旁跟着好些丫鬟婆子,紧要的事——尤其是关于男孩的事,都交给那男仆去办。
帛兴也算江东一座大城,有见识的人很多。很快就有不少人分辨出来——那男仆该是个宫里出去的宦官。
再之后,那位扈员外有次喝醉,被席中好奇之人套话,就承认了一件惊天大事。说那妇人原是宫中宫女,当今天子继位后,她有幸得到天子垂青。只是大司马掌控朝中与宫中,天子只能悄悄召幸她。
妇人很快就怀上龙种,可天子担忧她和孩子暴露之后会有危险,就派了心腹宦官悄悄送她回乡。她在家乡诞下龙子,但前段时日发现似乎有人在追查她的行踪,惊恐之下就带着心腹投奔了帛兴的扈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