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58)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来到队列最前方,姬安看见了姬含思,便要走过去。

手腕却被隔着袖子握住。

姬安诧异转头,正对上上官钧的目光。

上官钧:“四殿下跟着我。”

说完,也没松手,就这样隔袖抓着姬安的手腕,拉他继续前行。直到玉阶之下,两人方才站定。

最后到的是皇帝。

他被王晦扶出来时,大殿内能看清的官员都吃了一惊,没想到他的精神状态还挺不错。

皇帝坐在玉阶上的龙椅里,目光先看向玉阶下的上官钧,微微一笑。

鸿胪卿盛隆出列主持大朝会。

姬安跟着他的口令,三次躬身而拜。

众官员行完礼,皇帝抬抬手,王晦将一卷圣旨交给盛隆。

盛隆展开,朗声宣读。

他每读一句,后方都有接力的官员不断往下传话,一路传出殿外,让所有官员都能听到圣旨内容。

这是一篇相当于总结皇帝一生的文章,众官员越听越觉得味道不太对。看皇帝的精神明明挺好,怎么却像是现在就要传位的意思。

直到圣旨最后,表明传位诏书已存封于大司马上官钧处,所有人都莫名有种心惊肉跳之感。

圣旨宣读完,皇帝又对众臣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就让盛隆宣布退朝。

这是本朝最短的一次大朝会,也是让所有官员最奇怪不解的一次。

姬安和上官钧一同返回皇帝寝殿,才各自分开。

今天不议事,只是,姬安看书也看不安稳。总觉得干什么都心不在焉,时间彷佛被拉长了许多。

直到入夜,他单独吃过晚饭,又在屋里来来回回不知散了多久的步。

突然外面就有哭嚎声传来。

房中内侍们都吓了一跳,姬安却顾不上他们,转身快步往外走。

姬安一路走到皇帝卧房的那间宫室,又渐渐停下脚步。

上官钧站在室外,抬头望着夜空。

他彷佛很平静,依旧是惯常的面无表情,眼瞳幽深。

天上有一颗流星滑过。

像是苍天流了一滴泪。

上官钧转头,看向姬安。

姬安慢慢走到他面前,小声说:“节哀。”

上官钧很轻微地点了下头。

*

皇帝驾崩,满京缟素。

姬安换上孝服,和上官钧一同守了一整夜的灵。

中途姬含思接到消息赶来,同样跪在灵前。

到了翌日开宫门的时间,所有官员即将过来吊唁哭灵。

灵堂中,姬安喝了一杯水,随便吃点东西垫肚子。

旁边黄义在劝上官钧,上官钧却只喝了水。

姬安抓起黄义手中碟子里的馒头,不由分说地去拉上官钧的手,直接塞进去:“大司马好歹吃两口。圣上就在这儿看着呢,你不想让圣上心不安吧。”

上官钧转眼看他一会儿,才抬手吃起来。

姬安吁口气,不然他真怕上官钧一会儿低血糖晕倒。

两人刚吃喝完,就有宦官来禀,众官员马上会到。

有一个人比所有人先来了,正是上官钧的心腹刘叔圭。

刘叔圭走到上官钧身前,目光却在姬安和不远处的姬含思身上扫过。

姬安心头一跳,隐隐有种预感……

上官钧平静开口:“直接说吧。”

刘叔圭低头禀道:“刚刚接到消息,沧阴王进京路上,过江时风急浪大,翻了船,救上来已经晚了。”

姬安转头去看姬含思。

姬含思满脸茫然,片刻之后,似乎终于反应过来沧阴王是自己生父,不由得地小声“啊”一下,随后茫然之色更重。

姬安再看看上官钧。

上官钧只淡淡地回:“知道了,下去吧,准备吊唁圣上。”

刘叔圭应声“是”,退了出去。

姬安敛下目光,抓起一把纸钱,继续一张张放进火盆里。

没过多久,众官员如同上朝般列队走进灵堂。

哭声四起。

姬安转眼看过去,就发现不少人一边哭灵,一边悄悄去看姬含思。

沧阴王的事不会这么快传开,那么,这些人看姬含思的原因再明显不过。

比起吊唁已死的先帝,众人更关心的,都是马上要继位的新帝。

一通哭灵结束,官员们擦擦眼泪站起身。

中书令上前两步,对在烧纸钱的上官钧躬身:“大司马,昨日圣旨上说,传位诏书封存于大司马处。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大司马取出先帝遗诏。”

上官钧将手中纸钱都扔进火盆,站起身,还顺便扶了身旁姬安一把。

王晦带人托着玉玺和圣旨出来。

上官钧:“念。”

王晦展开圣旨,朗声念出。

众官员躬身聆听,而当听到“传位于四皇子姬安”之时,都掩不住脸上震惊神色。

王晦念完,捧着圣旨退到姬安身前,弯身行礼:“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