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贺礼算是大件的,颇为容易看清。
两架四折屏风,每一扇的主体都是极大块的淡绿色琉璃,在阳光之下闪着晶亮的光。
彩棚中立刻传出一声声惊叹。
“竟然有如此大块又通透的琉璃?还一下找齐了八片?甚至连颜色都几无差别!”
“这谁送的?比琳琅王和众宰相的都贵重吧!”
“好像只剩燕将军那两人了……”
“啊?他们一个四品一个六品,能买得起这个?”
“我怎么瞧着好像还多一个人……”
“是少府监,我刚才见他走上去。”
等两架屏风被搬到姬安面前,连坐在旁边的众宰相都禁不住惊讶。
少府监任守、燕似山、章实一同上前来向姬安行礼说贺词。
姬安笑道:“还真烧出了八块大玻璃,不容易。还有马车的玻璃窗,朕也甚是满意。明日会将赏赐送到玻璃工坊去,任卿给众工匠分一分。”
任守喜气洋洋地应了是。
众宰相听得诧异,中书令忍不住问:“任少府,这八块琉璃是少府的工坊烧出来的?”
任守今天还肩负着宣传玻璃的任务,回道:“确是工坊所烧,陛下还给赐了新名,名为‘玻璃’。不仅是献给陛下的这两架玻璃屏风,还有为陛下车架所换的窗户,少府往下亦会为陛下所住的殿宇也换上玻璃窗。”
姬安看众人的目光都要黏在那玻璃屏风上下不来,就彷佛看到众多银子即将流入自己内库,心中非常满意。
上官钧顺势道:“陛下,既是如此新奇之物,不如便暂时摆在此处,令羽林卫围着守好,下午可让众官员都来欣赏一二。”
姬安点头道:“好好好,大司马考虑得周到。再将朕的马车也拉过来,让大家都看看那玻璃窗是什么样。”
玻璃窗可比屏风实用多了,他就不信兜里钱多的能不心动。
上官钧再对任守道:“还请任少府也带人守着,给来观看的人稍加讲解。”
任守再次应了是,送礼的环节便到此结束。
上官钧起身对姬安道:“请陛下上二楼开宴。”
姬安欣然起身:“大司马随朕一道上去吧。”
两人刚相偕上楼,附近的二三品大员就好奇得坐不住,起身过去细看那玻璃屏风,啧啧赞叹。
姬安和上官钧在二楼窗前坐好,便看到下方烟波池上驶出好几条两层大画舫。
那些画舫的二层皆无门窗,此时都有众多乐师或站或坐,热闹的乐曲随之在湖面上载开。正中那条画舫尤其大,一队舞娘翩然起舞。
午宴开始,众多内侍宫女忙碌地在彩棚间穿梭,送上美酒佳肴。
姬安从二楼望下去,就见一些官员甚至顾不上吃喝,已经离席往这边来。
上官钧也看见了,说:“大概是见众宰相在看屏风,忍不住也来见识。”
姬安笑着问:“你那条瓷砖路,宣传了吗?”
上官钧:“自然,只是没提少府。瓷砖在我铺子里卖,外人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
两人正说着话,郑永和王晦端上来一碗长寿面摆在姬安面前,再唤人布其他菜。
二楼只有姬安和上官钧,姬安也不多讲究,等酒菜上完,就对屋中候着的一众内侍小厮道:“你们也去吃点东西吧,这里不用伺候。”
众人退出去,关上门。
姬安拿起筷子,先将面上的一只荷包蛋和一块羊肉夹给上官钧:“来,同吃。”
上官钧目光落在他碗中:“还当陛下要赏面。”
姬安正用筷子挑面条的头,奇怪地看他一眼:“长寿面不是就一根,还不能断。我倒是想赏,但这要怎么赏。”
上官钧:“只是不让在碗里断开而已。”
姬安愣了下,却奇异地快速跟上了他的思路,顿时感觉耳朵开始发烫,微瞪去一眼,示意前方大开的窗口:“光天化日呢,大司马。”
上官钧嘴角微翘:“陛下可还记得端午?”
姬安还真记得。
端午那时,上官钧问姬安端午有哪些习俗,姬安说了几个,上官钧又补充了一个“浴兰汤”。当时姬安说“你肯定叫人准备了吧”,上官钧笑着没回话。
却是凑过来在姬安唇上亲了一下。
也是在窗前,旁边还有内侍小厮们。
上官钧只看姬安的神色就知道他记得,轻笑一声。
姬安再瞪去一眼:“那时我们是在三楼!而且那时这楼是封锁的,大家还都在看龙舟赛,没人会注意到三楼有人。今日可是那么多人都知道!”
上官钧:“所以,只要没人发现,陛下就不在意光天化日。”
姬安给他抓着漏洞,赶紧找补:“那回还是被你偷袭的。好了,快吃,一会儿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