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469)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今年的皇庄上,除了还留着小部分地种一些宫里不好种的东西,绝大部分地都成了姬安的实验田。

土豆、红薯、玉米各种了三亩良田,和三亩沙地或坡地,用以做产量对比。剩下的田一半种了棉花,一半种了小麦。

最先看的便是麦田。当李震士得知姬安已经在实验新麦种,着实是惊喜了一番。

姬安以前算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也就见过有人在阳台种些瓜果蔬菜,和下村镇时见过长在地里的庄稼。因此能认得出一些常见的作物,但对种地的细节是一点不了解。

不过,此时他听着农学署一众人讨论这些新种小麦的植株,人人的话语中都带上掩不住的惊叹,也能稍微理解到系统出品的高产品种有多好。

看完小麦,再到土豆。田垄上一排排嫩绿的叶,看着就喜人。哪怕因为前两日刚追过一次肥而气味不太好,也无人显露厌恶之色。众人都默契地取出口罩戴上,一边听讲解一边走近去细看。

接着是红薯地。趁着众人都散开在地里观察,姬安凑到上官钧身旁,扯扯他袖子,指着地面绿油油的红薯藤叶说:“让人摘点回去,今晚我们吃这个。”

上官钧:“现在就能吃?”

姬安:“可以啊,炒着吃可鲜嫩了,煮汤也清甜。”

说着都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自打来到这里,他就没再吃过红薯叶,终于又可以解解馋。

上官钧抬眼扫了一圈,招手叫过庄头,吩咐他一会儿找人摘一些。

随后想起当初两人分吃的烤红薯,在姬安耳边低声道:“我倒是更想早日吃上红薯,上回烤着吃很香。”

姬安听上官钧这么一提,也想起两人相互投喂的那一段,顿时觉得耳朵被那气息吹得有点发烫。

他揉下耳朵:“那可早着了,我记得春薯好像要五个多月才能有收成。”

上官钧诧异:“那么长时间。”

姬安:“夏薯就只要四个月左右,还留着两亩地试种呢。虽然看手册上说的,启阳的气候似乎不太适合种夏薯,但反正是试种,种一点当个参考也好。就像水稻,说是气候不宜,可也勉强能种得出,只是产量少。”

一边说,他一边不着痕迹地走开两步,叫过农学署的人问:“夏薯是不是差不多可以下种了。”

那小官员连忙点头:“回陛下,就这两日。”

李震士笑着接话:“刚才臣等也说到这个,大家夥都等着看。”

上官钧站在原地看姬安和众人说话,见他又抬手揉耳朵,不禁扬起嘴角。

第152章 试种

看完红薯田,众人上马,继续往前面的玉米地而去。

李震士刚才见到庄头和一个留京的属下说话,此时便将人召到近前,问他什么事。

属下瞥一眼前头的姬安和上官钧背影,小声道:“圣上今晚想吃红薯叶,庄头问该如何摘,怕伤着藤,下官就给他说了下。”

只是,哪怕压低了音量,但两人都在马上,总隔着点距离,这话还是被就在前头的姬安听见了。

姬安回头看来,笑着说:“少少摘一些,不妨事的吧。”

那官员连忙行礼回道:“陛下说的是。那本种植手册上也写着,藤叶生长到一定阶段需要摘心,控制藤叶不要过旺,才好促进土里的茎块生长。其实前几日臣等就在议论该剪了,但庄头说安排不过来人手,要等几日……”

说到最后,他话音就有些含糊。

不过姬安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人手估计只是个藉口,庄头知道姬安和上官钧马上要来视察,怕藤叶不够密,瞧着会像没照顾好田一样,所以想拖到今日之后。

姬安便说:“日后要是缺人手会造成大影响的,若李卿不在,你们可让署中庄户去找王晦,王晦会转告给我。”

那些庄户现在也还要分出人定时去后宫查看种菜情况,找王晦并不难。

小官员面上一喜,连忙应了是。

农学署现在只有农学令李震士是从四品,有资格进宫求见天子。本来还有两个五品的佐贰官也可以,但李震士还没有选出来,空缺着。

被留在京中的两名小官员又摸不太清姬安的脾气,加上目前拖几日影响还不太算大,就没想法子往姬安那里报,怕反被怪罪。现在听到姬安这句准话,心中安定许多,也能看出姬安对新粮种的确在意。

小官员犹豫片刻,还是小声续道:“可是……陛下,那手册中建议将剪切的红薯藤叶喂禽畜,例如猪狗鸡鸭,倒是没说合适做菜……”

他说到最后,连上官钧都回头看来,吓得他赶紧闭上嘴。

姬安并不在意,只笑道:“既然禽畜能吃,说明无毒。只要煮熟之后人能嚼得烂,又如何不能吃。当然,如果叶子味道不好,自家又不愁吃,自是会喂了禽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