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大福看一眼姬安,小声插话道:“报名费今年原也是要交的,但圣上得知之后,多拨了经费,就不用考生们掏这一笔。”
田守朴听得一愣,随即向着皇宫方向拱手,诚恳地道:“多谢圣上恩典。”
只不过,在场之人也都心知肚明,洪大福那话就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就是天子整治了下面私自乱收费的现象。
姬安续道:“京中开了一家图书馆,里面有些书可能对考试会有所帮助。离开考还有半个月,田公子可抽空去看看。”
田守朴点头回说:“我报名之时听说了,在太学附近,打算明日便去瞧一瞧。”
姬安又道:“刚才我还在旁边听到,两位对新农具似乎都颇有兴趣。我也有兴趣。”
接着便和两人聊起《旬报》登过的几件新农具。
不多会儿,小二端着田守朴点的菜送上来。田守朴想着菜不够,还要再多点几个菜招待姬安二人。
但姬安没再留,笑着起身告辞。
田守朴目送那一行人离去,回头对李震士道:“那两位安公子瞧着就是高门富贵之人,没想到也对农具颇有研究。”
李震士面色微妙地点点头:“是啊……”
*
姬安和上官钧骑马回宫。
夜市热闹,晚风里飘着种种香气。
不过,姬安的声音却带着点凉意:“沧阴县,竟然没有蜂窝煤。”
上官钧转头看他,安抚道:“派人过去看看便是。外面宵小众多,四郎若为此气坏身子,可不值当。”
姬安回视一眼,又恢复了笑容:“我知道。京城里都好多事不管就泛滥,更别说外头,慢慢来吧。”
上官钧伸过手来,在他握住缰绳的手背上轻轻拍两下。
姬安也不想在这个大好的日子里搞坏气氛,就转了个轻松的话题:“说起来,你真不准备给图书馆冠名了?”
上官钧:“反正京中仅此一家,只说‘图书馆’亦不会弄混。不过……”
姬安:“什么?”
上官钧看向他:“也说不定哪天我又改了主意。”
姬安笑笑:“随你高兴吧,反正字也是你题。”
两人一路闲聊着回到立政殿。
下了马走进院几步,上官钧就不由得驻足。
院中有一只“白虎”,傲立之姿,威风凛凛。
那是白绢所扎,用墨画出身上条纹,腹内还燃着烛火,虎背足有半人高,可以称得上一盏大型花灯。
上官钧愣过片刻,脑中闪过一道光,转头看向姬安:“陛下……知道?”
姬安笑眯眯地看着他:“我听黄义说的。”
说完,上前两步,握住上官钧的手,再踮脚抬头,轻轻亲一下他脸颊:“生辰快乐。”
上官钧就觉那一下碰触带来的温暖,片刻间便盈满全身。
今天是上官钧生辰。
但也是太宗皇帝的忌日。因不好大办,先帝干脆对外说上官钧的生辰在下月,每年四月初二都会开宫宴给上官钧庆生,也会在京中广发糕点。
不过,以前的每年三月初二,上官太后和先帝都会私下里先给上官钧庆祝一回。只是,二人过世之后,也就只有王晦和黄义还记得这个日子,会让厨房准备一碗长寿面。
上官钧一时心潮翻涌,犹有些怔愣。
姬安晃晃两人相牵的手,拉着他走到那只白虎灯前,伸手轻抚着虎头:“我想来想去不知该送什么,后来想起元宵时没找着满意的灯,就让人扎了这一只。二郎可喜欢?”
上官钧跟着摸上去,最后手盖在姬安的手上,目光也转而凝视着他:“四郎送的,我自然喜欢。”
姬安再次回牵起那只温暖的手,笑说:“就是比我想像的大上不少,你看放哪里合适。”
上官钧这才细细去看这只威风霸气的虎灯,突然想起元宵节那只被姬安在额头上画个“王”的小猫灯笼,眼中不禁升起笑意。
最后,他说:“放书房吧,与四郎的屏风做个伴。”
姬安打趣道:“什么都放书房,要不了几年就堆满了。”
上官钧扬眉:“待有了新的,便将旧的移到元德殿摆放,书房里只留新的。哪时起了意,我再与陛下到元德殿欣赏一二。”
姬安就想起自己写的那卷册封皇后的诏书,忍不住低下头闷声笑。
上官钧目光从他脸上滑到露在衣领外的一截颈脖,再转到白皙的耳垂,眸色暗下一分:“外出一趟,在街市中沾染上许多味道,陛下该沐浴一番。”
姬安抬眼看他:“你呢?”
上官钧眸中映着火光:“我自然也是一同。”
姬安眨下眼:“中间立扇屏风?”
上官钧翘起嘴角:“陛下想立便立。只是……”
他微微弯身,凑到姬安耳畔,低声补齐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