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随口问:“少府做的?”
郑永笑着答:“是,每年都会新做一批,后宫也会装扮上。大家听说今年还会放烟花,都非常期待。”
京里有京里的赏灯会,宫里有宫里的赏灯会。
元宵是全年唯一没有宵禁的一天,让京中百姓放心出门赏灯。姬安原先也考虑过要不要开放宫门,但仔细想想,人太多了,安检压力太大,只得作罢,换成拨经费请匠人来放烟花。
姬安看着换上的精巧花灯,又问:“每年都做新的,那今日用完之后呢?”
郑永愣了下,思索片刻,惭愧道:“奴不清楚。许是收在库里,明年再看看有没有拆了能用上的地方。”
姬安便道:“回头你问一下任守,若是只丢在库里吃灰,就送到慈幼院去,该够那里用上一年的了。”
郑永连忙应了是。
姬安欣赏了一圈少府工匠的花灯,又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活动活动。
上官钧便到了。
一进来,上官钧就见姬安让人立了靶子在玩连弩,不由得一笑,问:“陛下吃了吗?”
姬安把连弩放下,回个笑容:“就等你呢。”
笑得颇为灿烂。
两人一同吃过饭,再换出门的衣服。
姬安还向上官钧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新毛衣:“终于织好,不过最冷的时候也过去了。等你那件织出来,估计就暖到穿不上了。”
上官钧围着姬安仔细看看,还伸手摸了摸。何万利用的线比姬安织围巾的线细,毛衣就显得没有围巾那么蓬,整体是和圆领袍相似的式样,不过长度只到腰下臀上。
姬安让人绕上一片衣裙,对着铜镜看看,感觉还挺时尚的。
上官钧也赞道:“陛下穿上这身白,一望便是朗月入怀。”
姬安笑弯了眼:“大司马真会夸人。”
上官钧又道:“陛下要直接穿出去吗?必是万人注目。”
姬安就想起元旦那天上官钧因戴围巾被围观。他本来是想再加一件大氅就好,此时想想,还是让人换成一件圆领袍,把毛衣藏在里面。
两人收拾好,骑马出宫。
路过御街之时,就能看到街中央摆了一列的大型花灯。这些花灯从正月十三晚一直展到今晚,今晚就将是它们最辉煌的时刻。
平常御街两边都禁止摆摊,御街正中更是连行人都不让走,独留给朝廷办事用。唯有元宵这三日,是一年中唯一的特例。
姬安抬头望向内城面对御街的城楼,今晚他会带着群臣在上面赏灯。
目测过城楼和下方众花灯的距离后,姬安转向上官钧说:“今晚赏灯是戌时开始吧。”
上官钧:“对,戌时开始赏灯,亥时开始放烟花。通常亥正能出评选结果,陛下提完字,约摸子时能回立政殿。”
姬安又说:“我瞧着,城楼上面感觉看不清花灯啊。”
上官钧看过来:“陛下想晚上下城楼看?人太多,不安全。”
姬安:“我看御街两边还有许多摆小花灯的摊子,想先在下面逛一圈再上城楼。灯几点会亮?”
上官钧:“天色转暗,酉时过后就会陆续点起来。”
姬安:“那来得及。如何,我们先逛一圈。”
上官钧看他眼中满是期待,让人实在难以违逆,心下一叹:“我让飞廉军马上做准备。”
姬安顿时笑开了怀。
除了御街主干道这处花灯烟火会赛场,京中许多铺子摊子也都应景地挂起花灯。姬安一边放心跟着上官钧走,一边四下张望着路边各式各样的灯,哪怕白天没有点亮,只看造型都颇有意思。
直到拐进一条巷子。
没了东西看,姬安这才仔细回忆这里是哪里,就依稀感觉外面的街景自己似乎见过,好像是在太学附近。他打开系统确认一下自己的定位,果然没错,和太学就隔着两条街。
往巷子里走没多久,上官钧就驻马在一处门前。姬安左右看看,这门不大不小,上方没挂匾。
看上官钧下了马,姬安也跟着下马。时和上前敲门,大门立刻打开,黄义在里面笑着迎接两人。
上官钧带着姬安进门,黄义就招呼随姬安出门的朱顺和众羽林卫跟自己进屋喝茶休息。
姬安猜到是上官钧不想让旁人跟着,就示意朱顺和领班带人随黄义去了。
待其余人都离开,姬安才问:“大司马,这是什么地方?”
上官钧转头看他:“陛下想要的图书馆。”
姬安愣过片刻,又惊喜地再次四下打量宽敞的前院:“这么快就弄好了?!”
上官钧指向左边一处:“碑会立在那里,还会建个亭子。”
姬安:“筹了多少钱,有多少人捐?”
上官钧:“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