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安:“啊?我没和你说过?”
上官钧摇下头。
姬安想了想,好像真是:“估计事情多,一件小事而已,就给忘了。”
上官钧拿过任守留下的制作手册翻看:“这可不是小事。按照任守刚才的估算,一年下来用煤量能省下许多。制作工艺难不难,可好推广。”
姬安:“不难,就是做一批压制模具。推广难度也不大,炉子能换最好,不换其实也行,煤堆起来不倒就好。现在煤都是官营,我准备印了手册发到全国,直接做出来卖,定价比等重的煤块低一些。
“只要价格上有优势,就能吸引到百姓试用。而只要用过,就能体会到蜂窝煤的好处,耐用度更高,也就等于花的钱变少。后面等供应量上来了,官府的配给也可以统一换上蜂窝煤。”
上官钧听他已经考虑得周全,看他一边说得有条不紊,手里的棒针还一边动得飞快,心中没来由得地涌上一阵欣慰。
姬安说完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对了,《旬报》上也可以登一下。就可惜现在《旬报》的覆盖面还不够广,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起来。”
听他提到《旬报》,上官钧突然想起自己忘了一件事,取出一封信:“罗天瑞的回信到了。”
姬安抬眼一扫,示意一下手上有棒针不方便看,直接问:“他说了什么?”
上官钧:“他先出发去倭国一趟,趁着新年好卖糖。”
姬安:“那的确,过年嘛,谁会不想吃上一口甜的。”
上官钧:“还提到了《旬报》。他说看上面写州治所在城应该是卖五文,但他在福吉买到的是六文。”
姬安:“只加一文钱,可以忽略不记。”
上官钧:“白州知州刚被治罪,那边暂时还不敢怎么样。其他地方可就不一定了。”
姬安一叹:“是啊,给县里特意定了二文,我都怕下面强买强卖不算,还提到天价。免费往各村送的那些,也不知道有多少份能真正送到。以及后面的招商,希望不会一团乱。”
按着姬安现在设计的发行方法,是在每座城中的茶馆寄卖,并免费为寄卖茶馆提供一份《旬报》。同时,每个村子也免费提供一份,由县衙向各村下发。
姬安知道执行起来必然不会那么顺利,但他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派人监视,消息不便利就是这时代最大的局限性。
上官钧问:“头三个月陛下都要贴钱印,内库可还支持得住?”
姬安:“还行。先前不是查过一次账嘛,从原来殿中省那批人身上抄没了不少家产,够顶这一回用的。”
上官钧:“到了开春,巡察御史会走一趟,到时让他们了解一下各地的《旬报》情况,再看要不要做出调整。”
姬安点下头:“只能如此了。”
这一日,两人便这般聊着天度过,姬安的围巾终于赶上了一截进度。
用过晚饭之后,上官钧还盯着姬安锻炼一遍,才回去思贤殿。
○●
姬安泡在微烫的浴桶里,舒服地叹口气,想起系统的新功能,打开来仔细看解说。
基于国运值的模块开发,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可以像开发软件一样自行编写程序来实现想要的功能,而让程序运转起来的“能源”,就是国运值。
如果开发的功能想要与外界有联系,那么还需要一样承载国运的“介质”。
姬安盯着那几大页规则来来回回研究几遍,最后问系统:【系统,我的《旬报》可以当那个“介质”吗?】
系统弹窗:【可以。】
姬安不禁为自己喝声彩——不愧是能赚来双10000的东西,他就知道不会那么简单!
说干就干,姬安立刻起身回卧房。
今天已经织了一天围巾,晚上就不继续了,他直接钻进被窝,干脆地吹了蜡烛,打开系统专注编程。
系统给的开发后台不难操作,但是所有模块功能都得姬安自己构思。
姬安决定先从最简单的做起,毕竟现在国运值还禁不起消耗。等以后攒得多了,可以再做扩展。
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旬报》会成为一些贪官污吏的揽财工具。因此需要的第一个功能,就是感应《旬报》的发放与交易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则向系统反馈。
因为《旬报》本身承载国运,感应自身情况这一步不需要额外消耗国运值,这让姬安非常惊喜。而每次反馈,则需要消耗1国运值,姬安算了算,觉得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他是大盛第四代皇帝,从王朝周期律来说,在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大震荡的情况下,通常这个时期会是王朝的第一个高峰期。开国之时的精神还没有完全被磨灭,整体的吏治相对还算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