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细想了想:“似乎没听人说起其他内容,可能时间尚短,还没人留意到那些。”
庄洵便说:“这《旬报》十日一份,日后你们巡街时留意一下风向,及时告知我。”
捕头应了是,庄洵就让他退下,自己继续办公。
待一日工作结束,庄洵下衙回家,吃晚饭之时,发现饭桌上摆着一碟子蛋白呈淡茶色的鸡蛋。
他不解地问夫人:“这是……”
夫人笑道:“茶叶蛋。你知道今日新出的《大盛旬报》不,上面写了做法,我让人照着做来试试,味道还挺好。”
庄洵一边伸筷子去夹一边说:“你也买了啊。”
夫人:“我路过茶馆,听到里面讲杜十娘的故事,又听说是《旬报》里的,就买一份回来看。写得可真好。”
庄洵附和道:“是很好。”
夫人又说:“我还看上面介绍了一种叫口罩的东西,挂在耳朵上挡口鼻,很方便,回头给你做几个。大冷天的,日后你早上去上朝时戴一戴,挡挡风雪。”
庄洵再附和道:“好,谢谢夫人。”
心下不由得想——看来,至少在京城和大州府里,这《旬报》应该还挺好推广。
*
赖大壮拿着两本书,和“后宫种地指导工作队”的同僚们一同出了宫门,回到他们的住处。
这里是管着他们的内侍监王晦的宅子,现在不仅住着他和他妹妹,还有几个同僚的亲人。
众人进了门,跟赖大壮招呼一声,便各自去自家分住的屋子。
赖大壮回到自己和妹妹住的那一处,见妹妹正在屋外缝补衣服,便道:“天光暗了,明日再做吧。先吃饭,一会儿有事。”
赖小妹应一声,将东西拿回屋收好,又去厨房端出饭菜,一边问:“一会儿什么事?”
赖大壮点上油灯,分辨一下手中两本书,先递过去一本:“王内侍说,圣上让我们看看这本书,研究一下里面的轮种技术。我们都不识字,只能等你念,一会儿吃过饭,他们就都过来听。”
赖小妹应声好,接过书,一边吃饭一边翻。
赖大壮问:“讲什么的?”
赖小妹:“你别吵,我先看。”
赖大壮无奈一笑,只得安静吃饭。
两人吃完,几位同僚也带着亲人一同过来。众人七嘴八舌地说话,屋里一下就热闹起来。
“赖妹子,那书里写的啥?王内侍说了,圣上想让我们跟着里头学,安排好怎么种东西。”
“有几块地差不多可以收了,但现在这么冷,往年也没有马上就种的吧。都会放到春天,也养一养地力。”
“诶,你们别说话,听赖妹子说啊。”
赖小妹便说:“这书讲轮种,就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可以交替着种,能够以田养田,保证收成。”
“这我们也知道啊,一年稻一年豆嘛。”
“菜也有几种能交替种。”
“诶,你们别说话,听赖妹子说完!”
赖小妹翻著书说:“这里面写得很细,用不同方法把作物分成好几种,像是深根和浅根轮种,还有什么喜肥、轻肥、绿肥轮种。”
众人顿时纷纷露出鸭子听雷的表情。
赖小妹不好意思地道:“我才翻过一遍,其实也没看懂,是今晚就要学完吗?”
赖大壮忙说:“不是不是,圣上让我们慢慢研究。我想想王内侍是怎么说的来着……‘根据书上的说法,研究常种的作物怎么轮着种,能让一块地多种出东西来。’”
众人也都安慰赖小妹慢慢来,不用着急。
这时,又有人提:“对了,另一本是什么?不是说上面有你们兄妹的文章。”
赖小妹听得吓一跳:“啊?”
赖大壮去拿出来给她:“说是什么样刊,因为登了你的文章,就给你一本。”
赖小妹先看看封面:“《大盛旬报》?”
她一页页翻,最后找到了那篇《白萝卜种植小妙招》,惊讶地叫了一声:“哎呀!哥,是最早写的那篇种萝卜的!真的印有我们的名字——‘作者:赖大壮口述,赖小妹整理成文’。”
众人一下兴奋起来,好几个妇人也不管识不识字,都凑过来看热闹:“真有啊!你们兄妹出息了!”
赖大壮看向妹妹指的那排字,盯着唯二认得的兄妹两人的名字,忍不住咧出个傻笑:“这都是圣上的恩典。”
赖小妹看了好一会儿才翻到下一篇,突然惊讶道:“咦?这里面还有讲怎么堆肥的……”
她把这一篇给众人仔细念了一回,众人同样听得非常吃惊。三种堆肥法中有两种他们没听过,趁着冬天农闲,正好可以先准备起来。
突然有人开口问:“赖妹子,你能把种萝卜和堆肥的给俺抄一份不,俺想寄回俺家村子去。俺给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