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180)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姬安却道:“令祖发明出活字印刷,是百姓之幸。若没有这活字,刊物这类具有时效的东西,很难快速广泛发行。”

毕琼一愣,不由得和石庭芝对视一眼。

姬安接着和夫妇两人聊那本杂文集,不限于文中内容,时不时还发散到民间种种事情,越聊越觉投机。

果真如高勉所言,石庭芝对百姓生活很了解,非常愿意去观察和思考市井乡间那些生活琐事。毕琼也不是只在家相夫教子的人,尽管话少,但她对女性的观察自然比石庭之更细致。

聊过一轮,姬安非常高兴,当即做下决定:“石卿正合适当我这本刊物的主编。我还想请毕夫人出任副主编,一则补充审稿,二则带人刊印。不知可否?”

毕琼没太惊讶,大概先前听姬安提到活字,就已有所准备,此时只问:“不知陛下准备在何处编纂和刊印。”

姬安:“就在宫中武德殿,你们过来时路过的。一会儿我让内侍领路,再叫高勉陪你们一同过去看看。刊印的匠人,会从宫中的宫女和内侍里挑。毕夫人想个挑人的章程,我让人去办。”

这回夫妇两人都吃了一惊:“宫女和内侍?”

姬安解释:“我到进奏院了解过邸报的刊印,听闻这活字印刷不仅得识字,还得看得懂文章才好上手。宫女和内侍里方便找人手,而且学会了也不会轻易离开。还是毕夫人原本就有人手。”

毕琼道:“妾在家中只是带着几个侍女一同做。”

姬安:“你若觉得需要,可以将她们一并招进来。哦,还要外招一个雕版工,有时需要印配图。总之,这一块就全交给你。”

毕琼点点头:“谢陛下信任。”

姬安又对石庭芝道:“高勉可和你提过,先前他当上给事郎时的小考。刊物的其他编辑,我也准备用这种方式来招,考试便由石卿来主持,题也由你来出,再拿给我过目。”

石庭芝笑道:“高贤弟提过一笔,不过他说考题保密。不知陛下可否让臣参考参考。”

姬安让人取了一套题给他,再递上一张纸:“这是我目前想好的刊物栏目。”

石庭芝接进细看,毕琼也凑过去。

纸上写着——

【一、前一旬朝廷新发布的与百姓相关的政策,摘自邸报,并进行详细解释。若无,则讲解旧的政策或律法。

二、大事件报导与解读。若无,则从邸报中选登朝廷活动。

三、市井、乡间生活趣事二三则。

四、长篇连载话本,短篇故事,各一。

五、生活生产小妙招二三则。

注:三、四、五栏都接受投稿。】

姬安:“这是我目前想到的,你们可以讨论一下,看有没有补充。三栏里面的趣事,就参照石卿那本杂文集,可以先从里面选登。”

接着再让人递上两本书,和一叠订好的纸:“长篇话本先登这个《西游记》,短篇故事可以从《警世通言》中挑。那一叠纸是我让老练的农人总结的种瓜菜技巧,一次登一篇。”

石庭芝接过,先翻看起那叠纸。毕琼则把《警世通言》拿了过去。

姬安:“我会和邸报那边打招呼,到时等每期邸报定本后,先抄一份送到你这里,从里面挑一二栏的内容。”

石庭芝嘴里应着是,看着赖大壮那叠纸的双眼却是越来越亮,最后忍不住赞道:“陛下,这个写得真好!臣就曾给一些农户讲农书,每回都得细细地解释。这个却是百姓一听就绝对能懂。”

姬安笑道:“我也是这么想,所以一点没修改。就是多废一些纸墨来刊印,但不用在听之时费周折地找人解释。”

两人再就别的栏目讨论一番,石庭芝叹服道:“陛下,臣觉得臣不配当这个主编。既是陛下办的新刊,该由陛下来任主编才是,臣只是将陛下的想法实现出来。”

姬安想了想,觉得这样也未尝不可,挂上自己的名头,下面推广的时候大概也能更上心点,便说:“那这样吧,我来挂主编的名,石卿出任执行主编,毕夫人就是执行副主编。”

石庭芝琢磨了一下“执行”二字,笑道:“陛下这词用得妙。”

这时,毕琼突然问:“陛下,头一期的短篇故事,可不可以登这篇?”

姬安看过去,见她指着的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就眉头一扬,点头道:“好,这是个好故事。”

石庭芝凑过去想看,却被毕琼推开:“不要御前失仪,回去你再看。”

姬安禁不住笑笑,再和两人确认了下招人时间,便让人送他们出去,顺便到隔壁叫上高勉,一同去武德殿看看他们以后的办公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