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124)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他转向上官钧:“那便大司马留吧。”

上官钧颔首,提笔写下,盖过大司马印,交给孙太妃。

姬安想了想,强调:“虽然信在你手里,但我们不会承认这封信是大司马写给你的。”

上官钧的手书没有抬头,的确可以不认这个账。

孙太妃一笑:“陛下放心,这封信只会是大司马写给我儿的。”

姬安没想出来一封没头没尾的信会有什么害处,而且是上官钧自己同意的,也就放下心。

两边都谈得满意,一同举茶相庆。

第46章 谈成

孙太妃饮完茶水,最后问一句:“大司马可否给我句准话,什么时候能杀掉皇甫雄。”

上官钧:“这个冬天内。要让他死得不令人起疑,布置需要时间。”

姬安接上话:“皇甫烈估计也要过了年才会再来大盛长留。”

上官钧看一眼姬安,补充:“最好是待皇甫烈来了,再对皇甫雄动手。免得皇甫雄死在前面,贵国皇帝不愿放皇甫烈过来。”

孙太妃点了点头:“好,那我便心中有数。”

说完,她拿着帷帽站起身:“我们不会多留,明日就起程返回图国。”

上官钧:“太妃干系到两国情谊,我会派人暗中护送。”

姬安微笑着送别:“若还有再见之日,希望那时朕要对太妃换个称呼。”

孙太妃微微欠身:“借大盛陛下吉言。”

随后,带着孙家父子离开水榭。

为了谈判内容的保密性,羽林卫都守在岸边,水榭里只有师晟随侍在侧。此时姬安看着图国三人的背影顺着九曲桥远去,就很是放松地靠到椅背上,吁了口气。

姬安将刚才系统记录下的孙氏写的“国书”调出,又看过一遍,想起来问一个刚才不方便问的问题:“开田是什么?”

会让上官钧在这种谈判里专门提出来的要求,应该是件大事。

上官钧:“在河关地区开垦水田,那里合适种稻谷。”

姬安惊诧:“我记得先前的和约只是禁止修防御工事,怎么连水田都不能开吗?”

上官钧嘲讽一笑:“在图国人眼里,水田就是我们的防御工事。水田纵横,就能拦下他们的马冲锋。只要开了田,他们日后若想进攻河关,便会非常棘手。”

姬安眨眨眼:“所以,孙氏同意开田,就表示……”

上官钧:“她完全放弃了将河关收回去的打算。也可看出,哪怕她上位,对军权的掌控也不是那么有把握。”

姬安若有所思:“难怪她答应涨租金那么痛快,对开田就犹豫。”

也难怪上官钧一开始就把开田这个条件咬死了。

钱是在别人钱袋子里,孙氏现在答应得痛快,以后未必不会赖账。但开田的主动权却在大盛手上,只要手握那份“国书”,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做。

这样看来,孙氏对这次谈判还真算得上是诚意满满。

姬安看看上官钧,笑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租金涨上来,我原先还想着要费个几年工夫去给图国捣乱。也是托了大司马的福,早早就和孙氏有接触。”

上官钧回视一眼:“陛下不用高兴得这么早,还要看孙氏能不能扶得起来。他们虽在文官系统内经营有道,但太缺乏对军权的掌控。”

姬安被他这话说得冷静了些,问:“她刚才要你的手书是想干什么?要是被图国皇帝发现,不会对你有影响吧。”

上官钧:“有这个凭证,她回去好拉拢人一起干。不是陛下的手书,被发现也无甚影响,图国皇帝只会以为我和孙氏一样。便是他想拿来借题发挥,一封没头没尾的信,也很容易搪塞。”

姬安把这话在脑子里转了转,才反应过来——图国皇帝会以为是上官钧在找帮手想篡位,而不是怀疑大盛官方和孙氏有勾结。

孙氏估计猜得到,姬安不会留下信那么明显的东西,所以退而要求上官钧留。以上官钧在大盛的权势地位,倒是也足以做背书拉拢帮手。

而上官钧先想到了这一层,在先前姬安写字询问之时,顺势暗中给出提示。当然,姬安估计,如果自己没参透,上官钧会主动出声接话。

姬安不由得感叹——这种复杂的人心揣测和博弈谈判,果然还是得上官钧这样浸淫国事日久的人来。何况他现在还是二刷。

想到这里,姬安忍不住好奇地问:“你准备怎么杀皇甫雄。”

上官钧却是先反问他:“陛下又准备如何让皇甫烈留在大盛。”

姬安对他自然是不瞒着:“我有个想法。和图国、乃洛这种来往频繁的邻邦,互派使臣到对方国都长驻。往后有事可以先和使臣沟通,由使臣和各自国内联系。就不用有点什么小事都得派人出使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