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给权臣冲喜后(100)

作者:丹锦 阅读记录

王晦请示:“陛下看,这些东西是就近在殿中寻一间屋当库房,还是全搬到一处收?”

姬安:“大件的就近,小件或值钱的,就……收到元德殿里好了。”

元德殿是中轴在线的皇后寝殿,姬安当然不会动到那里。

走到湖边,姬安望向宽阔的湖面,却是说:“花园四处分散,离得远的花园,挑水或打井水灌溉都是个累活。看看能不能规划一下,建些水渠,将湖水引过去。”

王晦马上应道:“老奴会去工部和司农寺找人来瞧瞧。”

等绕完目前规划的局域,姬安看日头还没落,就继续往后走,时不时问一下王晦附近都是什么地方。

姬安甚至还看到了一座庵堂,奇怪地问:“怎么还会有庵堂?”

王晦低声答道:“是给犯了事的妃嫔在此修行赎罪。”

姬安也压低声音:“就是冷宫?”

王晦:“差不离。”

姬安有点好奇:“那现在有人吗?”

王晦摇摇头:“现在只有两名女尼日尔常上香与清扫。上一位进去的妃子是太宗朝的,已经过世了。”

姬安更加奇怪:“那两名女尼就不能出宫了?”

王晦:“是宫外慈心庵的弟子,她们每年都会安排人来宫里轮换。高祖皇帝的皇后信佛,宫里这座最初是特意建来给她礼佛。

“她仙逝之后,原也是为她供奉香火。后来有妃嫔犯错,高祖皇帝就让人来这里给皇后祈祷,渐渐地就变成了惯例。”

姬安点点头,没再多问。反正和他肯定不会有关系。

上回姬安主要是看花园,这回才终于算是把宽广的后宫走马观花地绕过一圈。

回程不知走到何处,突然听到咚咚咚的声音传来,像在敲击什么东西。

姬安听着声音越来越响,却不见周围人有警惕之色,不由得问:“这是什么声音。”

王晦:“回陛下,是捣衣之声。天渐凉了,趁着天气好,先捣好冬衣,随时可穿。”

姬安还是听不明白:“捣冬衣?”

王晦继续解释:“虽说宫中会发四季衣裳,但也供给不起柔软的绫罗绸缎。平日里便是细麻布裁衣,夏季加两身易吸汗的葛布裁衣,冬季加一件粗麻布裌衣。粗麻布硬,得先捣软了才好穿,而且捣过的衣也更结实,不易坏。”

姬安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他看看周围众人,再一细想,的确除了自己和上官钧一直穿丝绸,仆从们的衣裳布料并不一样。只是他先前没想过布料的事,就没有仔细留意过到底是什么料子。

但,如此大量地使用麻布、葛布,也就是棉布还没有普及?

姬安试探着问王晦:“宫中有没有棉布。”

王晦听得不解:“绵布……陛下是指丝绸?”

姬安换了个问法:“有一种白白软软的,像云朵一样蓬松的花。那种花能纺成线,用来织的布。”

王晦仔细想了想,摇头道:“老奴未曾见过……”

却是有个卫士小声插话说:“陛下可是指白叠布?”

王晦这才有反应:“哦!白叠布啊,这个是有一些。”

姬安欣慰:“晚上拿给我看看。”

第40章 好布

姬安继续道:“说说那个白叠布,哪儿产的,产量如何,价格多少。”

王晦面露愧色:“老奴只知道是西域过来的,那边似乎好些小国家会种白叠子,织白叠布。使团来访之时,会上贡一些到宫中。至于商人运过来卖的,价格也不低,和咱们江南的丝绸价不相上下。”

姬安又去问刚才接话的那名卫士:“你叫什么名字。”

卫士抬头挺胸,壮着胆子看向马上的姬安:“回陛下,臣叫卢仪。”

姬安:“卢仪,有没有什么王内侍没说到的,你可以补充一下。”

卢仪连忙回道:“臣曾随军去过西域几个国家,在当地见到了他们种的白叠子。”

姬安立刻有了兴趣:“是什么模样。”

卢仪仔细回想着说:“长得不高,花的确是像陛下说的那样白白软软,但臣感觉第一眼更像蚕茧。不过摘下来撕一下,就和云朵也挺像。”

姬安:“那里种得多吗,是不是民间都用那种布。”

卢仪:“算是常见。但那些国家本身都很小,所以要说种植量,臣感觉也算不上多大。”

这时,王晦又接话说:“其实大盛也产类似白叠布这样的布,在岭南地区,称为吉贝布,还有染色的,宫里也收有一些。有商人从那边运到中原卖,京城也能见,都是紧俏货,只比上好的丝绸价低些。”

姬安:“植株……织布的东西在地里长什么样?”

王晦只得又摇头:“陛下恕罪,老奴实是不知。”